力度多維分析——以坎切利《第一交響曲》的力度分析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力度多維分析——以坎切利《第一交響曲》的力度分析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吉雅·坎切利 《第一交響曲》 力度
【摘要】:吉雅·坎切利是20世紀交響樂創(chuàng)作頗豐的一位作曲家。自其《第一交響曲》開始,他音樂中最為特征的便是其廣板、柔板樂章段落中的力度刻畫,力度成為作曲家建構(gòu)作品結(jié)構(gòu)、處理樂器演奏方式、刻畫形象的最重要標準。因而以力度研究為切入點,深入剖析力度這一基本屬性對一部音樂作品所產(chǎn)生的強大作用力。同時,在文章中不可避免對音高、音色、速度的考察,但是這些要素僅限于其對力度產(chǎn)生作用的方面。希望以力度為視角,窺探坎切利音樂作品的過人之處。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
【分類號】:J614
【正文快照】: 格魯吉亞作曲家吉雅?坎切利在其32歲時,創(chuàng)作出他人生的第一部“正式”作品,這便是《第一交響曲》(1967年)》很快,這部作品于1968年5月12日首演于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也是從這部作品開始,蘇聯(lián)音樂界逐漸認識了這位年輕的作曲家。諸多學者認為坎切利代表性的音樂語言是始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斗南;;淺議貝多芬《第一交響曲》的引子和主題[J];北方音樂;1983年05期
2 李秀軍;《流浪少年之歌》與《第一交響曲》的音樂學分析[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邢藝;;柴科夫斯基《g小調(diào)第一交響曲》結(jié)構(gòu)探析[J];黃河之聲;2010年11期
4 吳祖強;;《第一交響曲》座談會發(fā)言摘要[J];音樂藝術(shù);1987年02期
5 王世超;;舒曼《第一交響曲“春天”》管弦樂技法探微[J];北方音樂;2012年11期
6 斯格門德·萊維爾 ,玉石;再論貝多芬《第一交響曲》的慢板序奏[J];齊魯藝苑;1987年04期
7 ;三十七年后的首演——與王西麟談他的《第一交響曲》[J];音樂愛好者;2000年04期
8 王晶;;冬日的夢幻——柴科夫斯基《第一交響曲》讀解[J];音樂生活;2013年08期
9 錢仁康;歌唱春天的舒曼《第一交響曲》[J];人民音樂;1983年01期
10 董玲周;;舒曼《降B大調(diào)第一交響曲“春天”》結(jié)構(gòu)材料分析[J];北方音樂;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瑾;封存多年音響重現(xiàn)京城[N];音樂周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魏晴皎;施尼特凱的“復風格”及其《第一交響曲》的探析[D];中國音樂學院;2016年
2 郭軒;王西麟《第一交響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喬勝男;塞繆爾·巴伯《第一交響曲》音樂創(chuàng)作與觀念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4 戴薇;愛迪生·杰尼索夫《第一交響曲》的音高組織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11664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16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