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本文關鍵詞: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摘要】:曾在浪漫主義時代的德國出現(xiàn)了一位偉大的作曲家,他就是門德爾松。他家景充實,有著優(yōu)秀的啟蒙老師。由于從小跟隨名師學習指揮和作曲,所以創(chuàng)作技巧成熟的很快。長大后又廣泛游歷。這些為他后來的作曲生涯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樂曲,晚年又成立了萊比錫音樂學院。他在音樂界的成果是極其顯著的。在莫扎特之后的歲月里,門德爾松成為了一名完美的曲式大師。他是位詩人,賦予作品典雅的詩意。他深受巴赫,貝多芬等人的影響,并且完美的將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在一起,鑄成了《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這首傳世經(jīng)典之作。這首協(xié)奏曲表現(xiàn)手法精妙絕倫,旋律優(yōu)美,技巧華麗,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他將美妙的旋律納入畫筆,他也是一位虛無縹緲的畫家,用音符繪畫出他的生活。在門德爾松誕辰200年那一年,門德爾松的粉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悼念他。這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被錄制成各種版本在海內外暢銷,這些被錄制的版本都是不同年代,不同生活環(huán)境的演奏家自己對它的理解,對于我們來說,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這首《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是門德爾松匯聚了六年的精力完成的。而且是他主要的創(chuàng)作風格體現(xiàn)。他對曲式做了調整,取消了冗長的雙呈示部,親自撰寫華彩部分,放在再現(xiàn)部之前。化作一個橋梁,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幾百年來,中外對于門德爾松本人及他的《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研究文獻非常多。學者從各個角度分析作品,他們大多數(shù)是從作品出發(fā)。而本文將從作品的演奏技巧這個角度入手,通過分析他的生活環(huán)境與創(chuàng)作背景,了解他是個什么樣的人。通過對作品曲式的分析,了解作品的構造。通過筆者自身的練習與演奏了解作品中包含的技巧,精細的分析這些技巧并且提出怎樣去運用這些技巧。最后談及到一些演奏家如安妮??索菲?穆特、鄭京和等,演奏這首作品運用的方法與技巧,以便更深入的解剖這首作品。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分析,希望能給演奏者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關鍵詞】:門德爾松 e小調 演奏技巧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622.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1
-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和意義8-9
- 一、研究目的8
- 二、研究意義8-9
- 第二節(jié) 研究綜述及研究內容9-11
- 一、文獻綜述9-10
- 二、研究內容10-11
- 第一章 門德爾松與他的《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11-27
- 第一節(jié) 介紹門德爾松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11-13
- 一、作曲家生平11-12
- 二、創(chuàng)作背景12-13
- 第二節(jié) 《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藝術特征13-25
- 一、作品介紹13-15
- 二、樂曲分析15-25
- 第三節(jié)《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的意義25-27
- 第二章 學習演奏《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27-53
- 第一節(jié) 練習樂曲27-32
- 一、對樂曲的音準、節(jié)奏等基本問題的規(guī)范27-30
- 二、對浪漫主義音樂的誤區(qū)和樂曲風格的轉換30-32
- 第二節(jié) 演奏樂曲32-53
- 一、心理因素與演奏技巧32-46
- 二、與伴奏的融合46-53
- 第三章 演奏風格比較53-62
- 第一節(jié) 演奏風格介紹53-55
- 一、穆特和鄭京和的演奏風格53-54
- 二、其他演奏家的演奏風格54-55
- 第二節(jié) 演奏方法的比較55-62
- 一、速度與力度的比較55-57
- 二、音色與基本技巧的比較57-62
- 結束語62-63
- 參考文獻63-6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研究成果64-65
- 致謝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芷諾;一首令人耳目一新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J];人民音樂;2003年05期
2 巫克里;歌仙劉三姐 小提琴協(xié)奏曲[J];藝術探索;2003年05期
3 譚曉春;;試論小提琴協(xié)奏曲及其在教學中的分類運用[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4 劉朝;;以樂傳情 感人至深——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鑒賞[J];秘書;2006年04期
5 陳歡;;莫扎特小提琴協(xié)奏曲漫談[J];藝海;2009年06期
6 杜鳴心;小提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及鋼琴)[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6年04期
7 張國柱;;維約當和他的第四、第五小提琴協(xié)奏曲[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86年01期
8 張朝;創(chuàng)新的思考──聽《D商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有感[J];人民音樂;1999年07期
9 黃祖平;;古拜杜琳娜小提琴協(xié)奏曲《奉獻》之意[J];黃河之聲;2014年03期
10 王志兵;;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賞析[J];劇影月報;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皓;宓多里的“最佳效果”[N];音樂周報;2013年
2 李瑾;克雷諾夫弓弦下的天使與魔鬼[N];音樂周報;2013年
3 祝譽剛 楊樹山;《梁祝小提琴協(xié)奏曲》將奏響青城[N];內蒙古日報(漢);2000年
4 周皓;屬于“芭蕉”的音樂之夜[N];音樂周報;2012年
5 高磊;藝術 如何跨過黃浦江?[N];音樂周報;2011年
6 傅子芳;純潔的泛音在夜空中流淌[N];音樂周報;2014年
7 高春東;清晨“音樂浴”一天精神爽[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8 景作人;“小提”雙星出臺 “北交”演出亮點[N];音樂周報;2006年
9 張恒;飯養(yǎng)人 歌養(yǎng)心[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10 李瑾;斯米爾諾夫重奏功底“煉”真金[N];音樂周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薇娜;小提琴協(xié)奏曲概論[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2 胥寶雯;浪漫主義小提琴協(xié)奏曲風格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3 劉柔冰;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技巧分析與賞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4 史歌;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音樂風格與演奏技巧[D];西安音樂學院;2016年
5 費鵬;約翰·科里利亞諾小提琴協(xié)奏曲《紅色小提琴》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6年
6 趙慧;維尼亞夫斯基《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特征研究[D];延邊大學;2016年
7 王露微;論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藝術價值與演繹分析[D];吉林藝術學院;2016年
8 宋杰;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9 張蕾;圣—!兜谌√崆賲f(xié)奏曲》音樂學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雅靜;莫扎特小提琴協(xié)奏曲及其華彩樂段演奏分析[D];青島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682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06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