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陶瓷裝飾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本文關鍵詞:淺議陶瓷裝飾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摘要】:本文探討了陶瓷裝飾的形成、特征、現代價值以及發(fā)展趨勢。
【作者單位】: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關鍵詞】: 陶瓷裝飾 裝飾藝術 紋樣
【分類號】:J527
【正文快照】: 1陶瓷裝飾的形成陶瓷的出現可追溯到更早的階段,它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發(fā)現泥土在高溫燒成后能結成硬塊,從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啟發(fā),經塑造成型并燒制的陶器也就開始出現了。陶瓷裝飾藝術是中國工藝美術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從彩陶文化到漢代瓷器裝飾,采用繪畫、刻劃等技法,以弦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菊芳;;吉州窯陶瓷裝飾藝術對中國瓷藝的卓越貢獻[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周雨萍;盧麒;;淺析現代陶瓷裝飾與繪畫的淵源關系[J];中國陶瓷工業(yè);2009年05期
3 朱峰海;;均陶堆貼花裝飾藝術探析[J];江蘇陶瓷;2010年05期
4 陳錦康;孫守業(yè);;關于陶瓷裝飾藝術的幾點芻議[J];中國陶瓷;1984年03期
5 吳文恭;傳統(tǒng)裝飾藝術在現代陶瓷裝飾中的應用[J];莆田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張葳,李海冰;也許會消失的歷史形象——淺析門環(huán)裝飾藝術[J];裝飾;2003年10期
7 劉楊;;略談吉州窯瓷的裝飾藝術——釉下彩繪[J];陶瓷研究;1986年02期
8 吳曉玲;;伊斯蘭裝飾紋樣研究[J];社科縱橫;2006年04期
9 張春勤;;青花裝飾及其傳統(tǒng)與現代的審美研究[J];景德鎮(zhèn)陶瓷;2011年03期
10 李磊穎;劉春福;;淺談吉州窯陶瓷的裝飾藝術[J];美術大觀;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嘉譽;;試析民間圖式與陶瓷裝飾的關系[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2 謝靜;;與美同行——淺談裝飾藝術的內涵[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3 余勇;張冰鈺;;論photoshop中的特殊效果在陶瓷裝飾設計中的運用[A];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日用陶瓷專業(yè)委員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艷;藍江平;張曉燕;;中外裝飾藝術比較[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5 余源;;傳統(tǒng)圖形的“前世與今生”[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尚剛;;從聯珠圈紋到寫實花鳥——隋唐五代絲綢裝飾主題的演變[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雍振華;;略論蘇州傳統(tǒng)民居的雕繪裝飾[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8 方衛(wèi)明;方薛斐;;宜興均陶三部曲——均陶畫[A];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暨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9 高大偉;劉瑗;;頤和園磚雕藝術研究[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10 劉鴻武;;紫禁城建筑的石雕裝飾[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小明;拓展居室空間的裝飾藝術[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舒乙;田義墓的石刻裝飾藝術絕品[N];光明日報;2006年
3 楊宜柳;民間剪紙的裝飾藝術[N];中國文化報;2001年
4 過山;裝飾藝術的色彩魅力[N];中國包裝報;2001年
5 見習記者 姜雄;2010國際紋樣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昨晚揭曉[N];杭州日報;2010年
6 佚名;生命與遠古圖騰[N];西部時報;2004年
7 許曉東;書畫藝術品增添家居魅力[N];消費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顧學文;裝飾藝術的“上海味道”[N];解放日報;2011年
9 中國美術學院 連冕;“在地化”的紋樣生活[N];美術報;2011年
10 詹明榮;談陶瓷裝飾藝術的形式美[N];美術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慎;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倪建林;原始裝飾藝術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3 仇春霞;西域繪畫東傳及本土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4 張昕;山西風土建筑彩畫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黃厚石;事實與價值[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6 田歡;維吾爾族視覺藝術的族群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袁宣萍;17-18世紀歐洲的中國風設計[D];蘇州大學;2005年
8 袁承志;風格與象征——魏晉南北朝蓮花圖像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9 柳逸善;關于蒙古包的審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10 李守妍;中韓傳統(tǒng)服飾象征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維娜;論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07年
2 黃瑤;裝飾藝術在繪畫中的融合[D];湖北美術學院;2008年
3 張瑞;徽州古民居木雕門窗的裝飾特色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4 李媛莉;試論蘇州傳統(tǒng)民居木雕門窗的裝飾藝術特點[D];蘇州大學;2004年
5 李婧;清代宮廷包裝及器物裝飾藝術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6 吳偉;淺析玻璃工藝在現代裝飾藝術中的運用[D];西安美術學院;2006年
7 陸曉云;裝飾藝術符號傳承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8 應叢叢;博古紋與陶瓷裝飾融合的民俗文化涵義[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9 秦冬霞;論攝影藝術在陶瓷裝飾設計中的運用[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2年
10 賈磊;平面構成要素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9830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98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