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場所精神指導下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4 02:36
如今,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的發(fā)展,城市的建設從21世紀開始將從“建筑”時代逐漸過渡到“管理維護”時代,所以,舊建筑室內空間的改造設計作為城市發(fā)展中歷史及人文環(huán)境的空間見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中運用與探索研究場所精神理論,不但成為促進舊建筑空間再利用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而且實現(xiàn)人與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趨勢。舊建筑室內空間在接受不同程度的改造設計或空間形態(tài)變化時,其中一定存在著某種具有延續(xù)性的要素,它便是蘊藏在建筑空間之中的深層精神,而這種精神使舊建筑室內空間改造設計作品需要了解人的真實需求,因此,對舊建筑空間環(huán)境改造設計也需要給人們帶來相應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全文通過對文獻闡述及實際設計案例探索的方式,來對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中的場所精神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分析。轉變人們“大拆大建”的思想,倡導“更新再利用”的思想,發(fā)掘其潛在的價值,使舊建筑室內空間能夠最大限度得以重生,延續(xù)其“生命”價值。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中應用場所精神,明確改造設計要回到場所,從場所精神中獲得的經驗。并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具有意義棲居的場所,延續(xù)并守護了其場所精神。本文是基于舊建筑室內空間改造...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
1.2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1 課題研究的目的
1.2.2 課題研究的意義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3.3 引用場所精神理論研究的必要性
1.4 課題研究的方法
1.4.1 文獻綜述法
1.4.2 實地調研法
1.4.3 比較分析法
1.4.4 歸納總結法
1.5 課題研究內容及研究框架
1.5.1 課題研究的內容
1.5.2 課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關理論研究
2.1 舊建筑室內空間改造設計研究的相關理論
2.1.1 相關概念的概述
2.1.2 定義范圍及分類
2.1.3 發(fā)展狀況及現(xiàn)實問題
2.1.4 改造設計的價值再發(fā)掘
2.2 場所精神的相關理論
2.2.1 理論的來源
2.2.2 主要研究的內容
2.2.3 場所精神的內涵
2.2.3.1 場所精神的含義
2.2.3.2 場所精神的感知
2.2.3.3 場所精神的認知
2.2.3.4 場所精神的認同與歸屬感
2.2.4 影響場所精神的因素
2.3 場所精神與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之間的關系表達
2.3.1 場所精神帶動了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發(fā)展
2.3.2 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成為場所精神的延續(xù)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體現(xiàn)場所精神的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分析
3.1 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中影響場所精神的因素
3.1.1 歷史文化
3.1.2 民俗文化
3.1.3 自然環(huán)境
3.1.4 人文景觀
3.1.5 人工景觀
3.1.6 情感表達
3.2 場所性的改造設計在舊建筑內部空間中的運用
3.2.1 形成界面高差變化
3.2.2 改造原有空間結構
3.2.3 引入自然元素
3.2.4 分隔室內空間
3.2.5 裝飾材料再運用
3.3 場所精神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中產生與表達的方式
3.3.1 場所精神的地域性與歸屬感的產生與表達
3.3.1.1 場所精神的地域性與歸屬感的產生
3.3.1.2 場所精神的地域性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中的表達
3.3.2 場所精神的歷史文化性與認同感的產生與表達
3.3.2.1 場所精神的歷史文化性與認同感的產生
3.3.2.2 場所精神的歷史文化性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中的表達
3.3.3 場所精神的社會性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中的表達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場所精神指導下的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的實踐案例分析
4.1 荷蘭萊頓舊托兒所的適應性改造
4.1.1 改造項目現(xiàn)狀
4.1.2 反思與對策
4.1.3 改造的設計說明
4.2 杭州北山街69號改造
4.2.1 改造項目現(xiàn)狀
4.2.2 反思與對策
4.2.3 改造設計說明
4.3 安徽銅陵山居改造
4.3.1 改造項目的現(xiàn)狀
4.3.2 反思與對策
4.3.3 改造設計說明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于場所精神指導下的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策略
5.1 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原則
5.1.1 尊重原有建筑室內空間
5.1.2 延續(xù)原有建筑室內空間的精神和空間體驗
5.1.3 感知和識別原有建筑室內空間
5.2 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可行性的設計方法
5.2.1 對原有建筑室內空間裝飾材料的使用
5.2.2 發(fā)掘原有建筑室內空間中的歷史人文內涵
5.2.2.1 歷史文化
5.2.2.2 地域文化
5.2.2.3 民俗文化
5.2.3 運用現(xiàn)代化環(huán)保材料與設計方式
5.2.3.1 新舊裝飾材料在對比和碰撞中并存
5.2.3.2 解決原室內空間與現(xiàn)代生活模式的矛盾
5.3 強調以人的情感為室內空間改造設計的出發(fā)點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6.1 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獲得的獎勵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命、文化與場所精神物語[J]. 鄭燕寧,江芳. 中外建筑. 2011(07)
[2]基于“場所精神”談城市本質的感知及其意義[J]. 王洋,陳剛. 福建建設科技. 2011(01)
[3]現(xiàn)象學和場所精神的解讀[J]. 吳秀嫻. 廣東建材. 2010(01)
[4]宜將新綠付老枝——蛇口南海意庫3#樓改造設計[J]. 林武生,董瑾,吳遠航. 建筑學報. 2010(01)
[5]生態(tài)語境下舊建筑改造的美學價值[J]. 黃榮榮,夏海山. 華中建筑. 2009(08)
[6]舊建筑適應性改造的兩種策略:建筑功能更新與能耗技術創(chuàng)新[J]. 劉少瑜,楊峰. 建筑學報. 2007(06)
[7]賦予更新改造的舊建筑以新的生命——北京大學圖書館舊館改造[J]. 曹涵促,張紅. 建筑學報. 2007(06)
[8]新與舊 拆與留——建筑的觀念和老房子的改造[J]. 徐千里. 城市建筑. 2006(12)
[9]北京垂楊柳中南街的改造更新[J]. 葉鵬,徐曉燕. 建筑學報. 2002(05)
碩士論文
[1]基于場所精神的老舊建筑改造與更新[D]. 胡錚.天津大學 2013
[2]舊建筑再利用的場所精神研究[D]. 郭琳琳.北京交通大學 2011
[3]文脈傳承載體[D]. 譚俠.重慶大學 2008
[4]基于地域特性的舊建筑改造與更新[D]. 呂耿.廈門大學 2007
[5]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運用建筑現(xiàn)象學分析建筑設計中場所的塑造[D]. 劉陽.昆明理工大學 2004
[6]塑造高層住宅形態(tài)中的場所精神[D]. 何偉光.大連理工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707444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
1.2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1 課題研究的目的
1.2.2 課題研究的意義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3.3 引用場所精神理論研究的必要性
1.4 課題研究的方法
1.4.1 文獻綜述法
1.4.2 實地調研法
1.4.3 比較分析法
1.4.4 歸納總結法
1.5 課題研究內容及研究框架
1.5.1 課題研究的內容
1.5.2 課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關理論研究
2.1 舊建筑室內空間改造設計研究的相關理論
2.1.1 相關概念的概述
2.1.2 定義范圍及分類
2.1.3 發(fā)展狀況及現(xiàn)實問題
2.1.4 改造設計的價值再發(fā)掘
2.2 場所精神的相關理論
2.2.1 理論的來源
2.2.2 主要研究的內容
2.2.3 場所精神的內涵
2.2.3.1 場所精神的含義
2.2.3.2 場所精神的感知
2.2.3.3 場所精神的認知
2.2.3.4 場所精神的認同與歸屬感
2.2.4 影響場所精神的因素
2.3 場所精神與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之間的關系表達
2.3.1 場所精神帶動了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發(fā)展
2.3.2 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成為場所精神的延續(xù)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體現(xiàn)場所精神的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分析
3.1 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中影響場所精神的因素
3.1.1 歷史文化
3.1.2 民俗文化
3.1.3 自然環(huán)境
3.1.4 人文景觀
3.1.5 人工景觀
3.1.6 情感表達
3.2 場所性的改造設計在舊建筑內部空間中的運用
3.2.1 形成界面高差變化
3.2.2 改造原有空間結構
3.2.3 引入自然元素
3.2.4 分隔室內空間
3.2.5 裝飾材料再運用
3.3 場所精神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中產生與表達的方式
3.3.1 場所精神的地域性與歸屬感的產生與表達
3.3.1.1 場所精神的地域性與歸屬感的產生
3.3.1.2 場所精神的地域性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中的表達
3.3.2 場所精神的歷史文化性與認同感的產生與表達
3.3.2.1 場所精神的歷史文化性與認同感的產生
3.3.2.2 場所精神的歷史文化性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中的表達
3.3.3 場所精神的社會性在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中的表達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場所精神指導下的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研究的實踐案例分析
4.1 荷蘭萊頓舊托兒所的適應性改造
4.1.1 改造項目現(xiàn)狀
4.1.2 反思與對策
4.1.3 改造的設計說明
4.2 杭州北山街69號改造
4.2.1 改造項目現(xiàn)狀
4.2.2 反思與對策
4.2.3 改造設計說明
4.3 安徽銅陵山居改造
4.3.1 改造項目的現(xiàn)狀
4.3.2 反思與對策
4.3.3 改造設計說明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于場所精神指導下的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策略
5.1 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原則
5.1.1 尊重原有建筑室內空間
5.1.2 延續(xù)原有建筑室內空間的精神和空間體驗
5.1.3 感知和識別原有建筑室內空間
5.2 舊建筑室內改造設計可行性的設計方法
5.2.1 對原有建筑室內空間裝飾材料的使用
5.2.2 發(fā)掘原有建筑室內空間中的歷史人文內涵
5.2.2.1 歷史文化
5.2.2.2 地域文化
5.2.2.3 民俗文化
5.2.3 運用現(xiàn)代化環(huán)保材料與設計方式
5.2.3.1 新舊裝飾材料在對比和碰撞中并存
5.2.3.2 解決原室內空間與現(xiàn)代生活模式的矛盾
5.3 強調以人的情感為室內空間改造設計的出發(fā)點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6.1 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獲得的獎勵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命、文化與場所精神物語[J]. 鄭燕寧,江芳. 中外建筑. 2011(07)
[2]基于“場所精神”談城市本質的感知及其意義[J]. 王洋,陳剛. 福建建設科技. 2011(01)
[3]現(xiàn)象學和場所精神的解讀[J]. 吳秀嫻. 廣東建材. 2010(01)
[4]宜將新綠付老枝——蛇口南海意庫3#樓改造設計[J]. 林武生,董瑾,吳遠航. 建筑學報. 2010(01)
[5]生態(tài)語境下舊建筑改造的美學價值[J]. 黃榮榮,夏海山. 華中建筑. 2009(08)
[6]舊建筑適應性改造的兩種策略:建筑功能更新與能耗技術創(chuàng)新[J]. 劉少瑜,楊峰. 建筑學報. 2007(06)
[7]賦予更新改造的舊建筑以新的生命——北京大學圖書館舊館改造[J]. 曹涵促,張紅. 建筑學報. 2007(06)
[8]新與舊 拆與留——建筑的觀念和老房子的改造[J]. 徐千里. 城市建筑. 2006(12)
[9]北京垂楊柳中南街的改造更新[J]. 葉鵬,徐曉燕. 建筑學報. 2002(05)
碩士論文
[1]基于場所精神的老舊建筑改造與更新[D]. 胡錚.天津大學 2013
[2]舊建筑再利用的場所精神研究[D]. 郭琳琳.北京交通大學 2011
[3]文脈傳承載體[D]. 譚俠.重慶大學 2008
[4]基于地域特性的舊建筑改造與更新[D]. 呂耿.廈門大學 2007
[5]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運用建筑現(xiàn)象學分析建筑設計中場所的塑造[D]. 劉陽.昆明理工大學 2004
[6]塑造高層住宅形態(tài)中的場所精神[D]. 何偉光.大連理工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707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70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