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服飾特點對瓦脊公仔造型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2-24 10:27
本研究以粵劇服飾特點為背景,以瓦脊公仔造型為研究對象,由于瓦脊公仔又屬于建筑裝飾范疇,因此需要借鑒建筑學的理論框架,采用歷史學、藝術學、技術學等學科的相關的理論知識,應用設計研究方法、實驗研究方法、實例分析方法等進行研究,主要分析粵劇與石灣陶塑兩大嶺南本土文化藝術相互促進的關系,進而歸納總結瓦脊陶塑是粵劇舞臺某些戲劇情節(jié)、人物服裝的真實寫照,得出粵劇服飾特點對瓦脊公仔造型影響。論文從瓦脊公仔與粵劇的關系開始,深入研究粵劇服飾特點對瓦脊公仔造型影響并以實例分析。研究的主要內容由四部分組成:一、首先對瓦脊公仔的基本發(fā)展歷程、現(xiàn)存狀態(tài)等進行分析;然后從粵劇對石灣公仔的影響及瓦脊公仔對粵劇舞臺再現(xiàn)的分類闡述,更好的佐證粵劇服飾與瓦脊公仔的關系,為粵劇服飾特點對瓦脊公仔造型影響奠定了基礎的理論研究。二、對粵劇服飾、裝飾及人物身份特征的梳理,進行瓦脊公仔與粵劇服飾、道具、色彩等異同比較,總結瓦脊公仔造型的特征的形成無疑與粵劇服飾有著密切的關系,并通過闡述瓦脊公仔的粵劇服飾制作技藝,彰顯其創(chuàng)作取材粵劇服飾,并有著嚴格的參照標準。三、瓦脊公仔和粵劇兩者是文化藝術的融合,并具有重要的藝術特征和文化內涵,...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佛山祖廟三門正脊陶塑瓦脊
—2陳家祠正門瓦脊公仔
—4郭子儀祝壽圖2—5哪吒鬧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嶺南傳統(tǒng)瓦脊公仔的粵劇特征研究[J]. 劉菲菲. 裝飾. 2017(04)
[2]從仰視到平視 近代石灣陶塑藝術風格的源流與演變[J]. 黎麗明. 收藏家. 2016(12)
[3]屋脊上的藝術——石灣“瓦脊公仔”[J]. 劉菲菲. 美術大觀. 2016(08)
[4]建筑屋脊上的“和合二仙”[J]. 唐定勇. 藝術科技. 2016(06)
[5]因夸張而獨特 因獨特而美妙——粵劇人物造型與色彩分析[J]. 陳沿伶. 戲劇之家. 2016(06)
[6]石灣瓦脊公仔保存現(xiàn)狀初步調查[J]. 王利忠. 客家文博. 2015(01)
[7]從陳氏書院看嶺南陶塑瓦脊的美學特征[J]. 徐士福.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4(12)
[8]澳門觀音堂陶塑瓦脊及其文化價值[J]. 黃賢輝. 裝飾. 2014(08)
[9]石灣陶塑脊飾作品《穆桂英下山》的色彩特征[J]. 梁亞廣. 藝海. 2013(12)
[10]粵劇及其服飾藝術的發(fā)展進程及特點[J]. 張金梅,胡小平,黃琴霞. 戲曲藝術. 2013(04)
碩士論文
[1]石灣人物陶塑藝術研究[D]. 劉海珊.廣西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50317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佛山祖廟三門正脊陶塑瓦脊
—2陳家祠正門瓦脊公仔
—4郭子儀祝壽圖2—5哪吒鬧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嶺南傳統(tǒng)瓦脊公仔的粵劇特征研究[J]. 劉菲菲. 裝飾. 2017(04)
[2]從仰視到平視 近代石灣陶塑藝術風格的源流與演變[J]. 黎麗明. 收藏家. 2016(12)
[3]屋脊上的藝術——石灣“瓦脊公仔”[J]. 劉菲菲. 美術大觀. 2016(08)
[4]建筑屋脊上的“和合二仙”[J]. 唐定勇. 藝術科技. 2016(06)
[5]因夸張而獨特 因獨特而美妙——粵劇人物造型與色彩分析[J]. 陳沿伶. 戲劇之家. 2016(06)
[6]石灣瓦脊公仔保存現(xiàn)狀初步調查[J]. 王利忠. 客家文博. 2015(01)
[7]從陳氏書院看嶺南陶塑瓦脊的美學特征[J]. 徐士福.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4(12)
[8]澳門觀音堂陶塑瓦脊及其文化價值[J]. 黃賢輝. 裝飾. 2014(08)
[9]石灣陶塑脊飾作品《穆桂英下山》的色彩特征[J]. 梁亞廣. 藝海. 2013(12)
[10]粵劇及其服飾藝術的發(fā)展進程及特點[J]. 張金梅,胡小平,黃琴霞. 戲曲藝術. 2013(04)
碩士論文
[1]石灣人物陶塑藝術研究[D]. 劉海珊.廣西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50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55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