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體驗的宴會用瓷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8 12:44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越來越精致。因此在當今人們開始重視儀式感,許多話題都圍繞著儀式感來展開。通常人們會借助日常生活用品來營造和產(chǎn)生儀式感。本文通過尊重中國傳統(tǒng)造物理念,延續(xù)中國的傳統(tǒng)精髓,同時結合現(xiàn)代設計理念,幫助人們重拾傳統(tǒng)文化,塑造更符合當代人們審美特點和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儀式感體驗。本課題就是在宴會儀式中研究宴會用瓷帶給人們的儀式感體驗下的設計和研究。本文首先對儀式和儀式感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圍以及國內(nèi)外研究情況等相關理論進行梳理總結,探究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義等。其次對宴會和宴會用瓷的發(fā)展、界定和類別進行基本概述,指出儀式感的產(chǎn)生條件和宴會用瓷在儀式感塑造中的三個作用,強調(diào)儀式感在宴會和宴會用瓷中的重要性,為后續(xù)研究宴會用瓷的儀式感設計奠定基礎。然后,文章的三、四章分別從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角度對宴會用瓷的儀式感塑造的特性和造物設計理念進行解析和對比,強調(diào)當今人們對宴會用瓷中儀式感的體驗的缺失和渴望的現(xiàn)象。同時也闡述了加強宴會用瓷中儀式感體驗的其他途徑。第五章則是在現(xiàn)代設計理念的指導下,通過生理和心理對當代儀式感宴會用瓷進行分析和論述,研究儀式感宴會用瓷...
【文章來源】: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雞首壺期流行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傳統(tǒng)宴會用瓷儀式感塑造分析12物件圖片朝代規(guī)格器型作用意義雞首壺圖3-1雞首壺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瓷壺盤口長頸,壺身多裝飾羊首雞頭為流,有柄,肩部兩側系。古代一種酒具,又作盛水器。賦予宗教意味豆圖3-2豆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抖Y記禮器》曰“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痹煨皖愃聘咦惚P,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時豆多淺腹,粗柄,無耳,無蓋。春秋戰(zhàn)國時豆的形制較多,有淺盤、深盤、長柄、短柄、附耳、環(huán)耳等各種形狀。3開始時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醬等調(diào)味品。食器和禮器觚圖3-3觚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五升。”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xiàn)為喇叭狀。飲酒的容器酒器也用作禮器3.1.2規(guī)范性禮制影響著宴會用瓷的規(guī)格、搭配、和使用等,因此宴會用瓷受禮制的規(guī)范和限制,因而具有規(guī)范性。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對禮儀一直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要求。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宴會在人的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中國宴會的禮儀規(guī)定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部分。因為王朝的建立,人們產(chǎn)生了深3賈文忠,賈文忠說銅器收藏[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09
觚西周早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行為藝術中的儀式感[J]. 華雪. 藝術研究. 2019(06)
[2]基于品牌觀念的日用陶瓷產(chǎn)品設計[J]. 張筱莉. 景德鎮(zhèn)陶瓷. 2018(06)
[3]宋瓷器型美學初探[J]. 戎鎵咪,劉芹. 大眾文藝. 2018(04)
[4]清朝國宴知多少(下)[J]. 祁峰. 中國機關后勤. 2017(02)
[5]從視覺傳達角度探討古陶瓷的通感現(xiàn)象[J]. 熊露,吳琳,袁楓. 佛山陶瓷. 2016(07)
[6]儀式行為象征空間對建筑藝術構形的影響——以藏族叩拜、轉經(jīng)儀式行為為例[J]. 劉朦.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 2016(01)
[7]陶瓷餐具設計中的色彩心理探析[J]. 黃海紅. 現(xiàn)代裝飾(理論). 2013(05)
[8]儒學語境中的陶瓷藝術[J]. 林黃山,康修機. 陶瓷研究. 2013(01)
[9]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雞首壺型制演變初探[J]. 郭振文.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 2012(05)
[10]從儀式的角度透視產(chǎn)品設計[J]. 郭淼,胡錦. 河南科技. 2010(18)
博士論文
[1]中國古陶瓷飾紋發(fā)展史論綱[D]. 陸軍.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6
[2]儀式譜系:文學人類學的一個視野[D]. 彭兆榮.四川大學 2002
[3]樂神舞韻:華夏藝術美學精神研究[D]. 易存國.東南大學 2001
碩士論文
[1]儀式感建筑空間設計研究[D]. 苗保軍.北京建筑大學 2018
[2]審美儀式化與儀式審美化[D]. 李英辰.廣西民族大學 2017
[3]禪宗文化在茶室陳設中的應用研究[D]. 李翔.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7
[4]宋代陶瓷食器生活對現(xiàn)代陶瓷餐具設計的啟示[D]. 萬圣丹.南昌大學 2016
[5]唐代仿生茶具造型設計研究[D]. 盧孟迪.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2016
[6]中國餐桌陳設藝術[D]. 趙盼盼.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5
[7]魏晉時期動物形態(tài)的陶瓷藝術表現(xiàn)形式研究[D]. 史文軒.華南理工大學 2014
[8]贛菜婚宴餐具設計與研究[D]. 彭琦.中國美術學院 2012
[9]儀式感的現(xiàn)代性闡釋[D]. 崔露什.陜西師范大學 2012
[10]魏晉十六國北朝陶瓷初步研究[D]. 宋文佳.吉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90807
【文章來源】: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雞首壺期流行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傳統(tǒng)宴會用瓷儀式感塑造分析12物件圖片朝代規(guī)格器型作用意義雞首壺圖3-1雞首壺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瓷壺盤口長頸,壺身多裝飾羊首雞頭為流,有柄,肩部兩側系。古代一種酒具,又作盛水器。賦予宗教意味豆圖3-2豆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抖Y記禮器》曰“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痹煨皖愃聘咦惚P,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時豆多淺腹,粗柄,無耳,無蓋。春秋戰(zhàn)國時豆的形制較多,有淺盤、深盤、長柄、短柄、附耳、環(huán)耳等各種形狀。3開始時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醬等調(diào)味品。食器和禮器觚圖3-3觚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五升。”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xiàn)為喇叭狀。飲酒的容器酒器也用作禮器3.1.2規(guī)范性禮制影響著宴會用瓷的規(guī)格、搭配、和使用等,因此宴會用瓷受禮制的規(guī)范和限制,因而具有規(guī)范性。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對禮儀一直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要求。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宴會在人的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中國宴會的禮儀規(guī)定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部分。因為王朝的建立,人們產(chǎn)生了深3賈文忠,賈文忠說銅器收藏[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09
觚西周早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行為藝術中的儀式感[J]. 華雪. 藝術研究. 2019(06)
[2]基于品牌觀念的日用陶瓷產(chǎn)品設計[J]. 張筱莉. 景德鎮(zhèn)陶瓷. 2018(06)
[3]宋瓷器型美學初探[J]. 戎鎵咪,劉芹. 大眾文藝. 2018(04)
[4]清朝國宴知多少(下)[J]. 祁峰. 中國機關后勤. 2017(02)
[5]從視覺傳達角度探討古陶瓷的通感現(xiàn)象[J]. 熊露,吳琳,袁楓. 佛山陶瓷. 2016(07)
[6]儀式行為象征空間對建筑藝術構形的影響——以藏族叩拜、轉經(jīng)儀式行為為例[J]. 劉朦.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 2016(01)
[7]陶瓷餐具設計中的色彩心理探析[J]. 黃海紅. 現(xiàn)代裝飾(理論). 2013(05)
[8]儒學語境中的陶瓷藝術[J]. 林黃山,康修機. 陶瓷研究. 2013(01)
[9]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雞首壺型制演變初探[J]. 郭振文.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 2012(05)
[10]從儀式的角度透視產(chǎn)品設計[J]. 郭淼,胡錦. 河南科技. 2010(18)
博士論文
[1]中國古陶瓷飾紋發(fā)展史論綱[D]. 陸軍.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6
[2]儀式譜系:文學人類學的一個視野[D]. 彭兆榮.四川大學 2002
[3]樂神舞韻:華夏藝術美學精神研究[D]. 易存國.東南大學 2001
碩士論文
[1]儀式感建筑空間設計研究[D]. 苗保軍.北京建筑大學 2018
[2]審美儀式化與儀式審美化[D]. 李英辰.廣西民族大學 2017
[3]禪宗文化在茶室陳設中的應用研究[D]. 李翔.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7
[4]宋代陶瓷食器生活對現(xiàn)代陶瓷餐具設計的啟示[D]. 萬圣丹.南昌大學 2016
[5]唐代仿生茶具造型設計研究[D]. 盧孟迪.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2016
[6]中國餐桌陳設藝術[D]. 趙盼盼.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5
[7]魏晉時期動物形態(tài)的陶瓷藝術表現(xiàn)形式研究[D]. 史文軒.華南理工大學 2014
[8]贛菜婚宴餐具設計與研究[D]. 彭琦.中國美術學院 2012
[9]儀式感的現(xiàn)代性闡釋[D]. 崔露什.陜西師范大學 2012
[10]魏晉十六國北朝陶瓷初步研究[D]. 宋文佳.吉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908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3908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