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蘇維埃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研究與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09:51
2012年,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準確把握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事業(yè)各方面發(fā)展所呈現(xiàn)出新的時代特征,作出了“新時代”的科學論斷。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習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隨著我國向新時代的邁入,迅速發(fā)展的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國取得了豐碩的歷史性新成就,人民的生活也因此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呈現(xiàn)一片新的繁榮。這些碩果,都是各行各業(yè)的勞動人民在國防科技、經濟建設等各領域滿腔熱情地為我國新時代建設所做出的努力的見證。然而,藝術設計領域在反應新時代建設的成果上相對薄弱,而陶瓷藝術設計領域,無論是題材還是藝術風格,都沒有明顯反映新時代的時代特征的產品。而陶瓷藝術作為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精髓,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是彰顯中國國力和文化精神最好的“名片”。因此,如何在裝飾題材偏于傳統(tǒng)且缺乏鮮明的時代表現(xiàn)力的陶瓷產品的當代,開創(chuàng)以反映國家新成就和人民現(xiàn)實生活新面貌的新題材,展現(xiàn)國家各個領域的新成就和新風貌,讓人民深切地體會到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的歷史性新成就;并且如何打破傳統(tǒng)表現(xiàn)形式的束縛,運用現(xiàn)代藝術設計表現(xiàn)形式之一的點、線、面的...
【文章來源】: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1.4 相關概念的界定
1.4.1 “新時代”的界定
1.4.2 蘇維埃宣傳性主題陶瓷
1.5 研究方法
1.6 課題的創(chuàng)新點
1.7 小結
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概況分析
2.1 宣傳性主題設計的概況
2.1.1 宣傳性主題設計的概念
2.1.2 宣傳性主題設計的應用領域
2.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概況
2.2.1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概念
2.2.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價值意義
2.3 小結
3 蘇維埃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形成與發(fā)展
3.1 特定政治背景的影響
3.2 俄羅斯先鋒派藝術的崛起
3.3 陶藝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革新
3.4 小結
4 蘇維埃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主題性表現(xiàn)
4.1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題材來源
4.1.1 紀念輝煌的政治事件
4.1.2 體現(xiàn)工農業(yè)的迅速發(fā)展
4.1.3 彰顯工農兵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力軍
4.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要素及表現(xiàn)形式
4.2.1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色彩
4.2.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構圖
4.2.3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圖案造型
4.3 小結
5 我國當代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現(xiàn)狀與思考
5.1 展現(xiàn)國民精神的“運動會紀念瓷”
5.1.1 對社會生活領域反映的單一性
5.1.2 藝術設計表現(xiàn)形式的單調性
5.2 彰顯國家面貌的“國宴瓷”
5.2.1 裝飾工藝的追求與時代表現(xiàn)力的淡化
5.2.2 受眾面的局限性
5.3 小結
6 宣傳性主題陶瓷對新時代陶瓷裝飾設計的啟示
6.1 開拓陶瓷設計師思維的未來視野
6.1.1 反映國家新成就和人民現(xiàn)實生活新面貌的新題材
6.1.2 題材表現(xiàn)領域的多元與表現(xiàn)形式的突破
6.1.3 探索全新的、開拓性的形式語言和風格
6.2 宣傳性主題陶瓷對新時代的歷史意義
6.3 小結
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圖片來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蘇聯(lián)蘇維埃陶瓷藝術與設計的風格特征研究[J]. 田鴻喜,田豐. 藝術教育. 2017(17)
[2]俄國近代陶藝設計教育與莫斯科高等藝術與技術學院陶藝系[J]. 田鴻喜,田豐. 藝術設計研究. 2017(02)
[3]對俄羅斯近現(xiàn)代紡織設計教育與莫斯科高等藝術技術工作室紡織系的回溯及探究[J]. 李波. 藝術設計研究. 2016(02)
[4]柳博芙·波波娃與構成主義紡織品設計[J]. 田豐,芭尤洛娃·瑪麗娜·亞歷山大羅夫娜. 設計藝術研究. 2015(06)
[5]瓦爾瓦拉·斯捷潘諾娃與構成主義紡織品設計[J]. 田豐,芭尤洛娃·瑪麗娜·亞歷山大羅夫娜. 藝術設計研究. 2015(03)
[6]構成主義產生的源起發(fā)展及歷史意義[J]. 李波,田豐. 藝術研究. 2015(03)
[7]語焉不詳?shù)闹袊艾F(xiàn)代陶藝”—90年代以來中國現(xiàn)代陶藝的現(xiàn)實和問題[J]. 杭間. 中國陶藝家. 2005(01)
[8]現(xiàn)代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之爭再思考[J]. 理查德·沃林,方向紅. 江蘇社會科學. 2000(01)
博士論文
[1]康定斯基抽象藝術理論及其對現(xiàn)代設計理念的影響[D]. 孫曉娜.山東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俄羅斯先鋒派藝術對前蘇聯(lián)列寧時期海報設計的影響[D]. 莊云鵬.廣西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55110
【文章來源】: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1.4 相關概念的界定
1.4.1 “新時代”的界定
1.4.2 蘇維埃宣傳性主題陶瓷
1.5 研究方法
1.6 課題的創(chuàng)新點
1.7 小結
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概況分析
2.1 宣傳性主題設計的概況
2.1.1 宣傳性主題設計的概念
2.1.2 宣傳性主題設計的應用領域
2.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概況
2.2.1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概念
2.2.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價值意義
2.3 小結
3 蘇維埃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形成與發(fā)展
3.1 特定政治背景的影響
3.2 俄羅斯先鋒派藝術的崛起
3.3 陶藝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革新
3.4 小結
4 蘇維埃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主題性表現(xiàn)
4.1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題材來源
4.1.1 紀念輝煌的政治事件
4.1.2 體現(xiàn)工農業(yè)的迅速發(fā)展
4.1.3 彰顯工農兵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力軍
4.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要素及表現(xiàn)形式
4.2.1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色彩
4.2.2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構圖
4.2.3 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圖案造型
4.3 小結
5 我國當代宣傳性主題陶瓷裝飾設計的現(xiàn)狀與思考
5.1 展現(xiàn)國民精神的“運動會紀念瓷”
5.1.1 對社會生活領域反映的單一性
5.1.2 藝術設計表現(xiàn)形式的單調性
5.2 彰顯國家面貌的“國宴瓷”
5.2.1 裝飾工藝的追求與時代表現(xiàn)力的淡化
5.2.2 受眾面的局限性
5.3 小結
6 宣傳性主題陶瓷對新時代陶瓷裝飾設計的啟示
6.1 開拓陶瓷設計師思維的未來視野
6.1.1 反映國家新成就和人民現(xiàn)實生活新面貌的新題材
6.1.2 題材表現(xiàn)領域的多元與表現(xiàn)形式的突破
6.1.3 探索全新的、開拓性的形式語言和風格
6.2 宣傳性主題陶瓷對新時代的歷史意義
6.3 小結
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圖片來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蘇聯(lián)蘇維埃陶瓷藝術與設計的風格特征研究[J]. 田鴻喜,田豐. 藝術教育. 2017(17)
[2]俄國近代陶藝設計教育與莫斯科高等藝術與技術學院陶藝系[J]. 田鴻喜,田豐. 藝術設計研究. 2017(02)
[3]對俄羅斯近現(xiàn)代紡織設計教育與莫斯科高等藝術技術工作室紡織系的回溯及探究[J]. 李波. 藝術設計研究. 2016(02)
[4]柳博芙·波波娃與構成主義紡織品設計[J]. 田豐,芭尤洛娃·瑪麗娜·亞歷山大羅夫娜. 設計藝術研究. 2015(06)
[5]瓦爾瓦拉·斯捷潘諾娃與構成主義紡織品設計[J]. 田豐,芭尤洛娃·瑪麗娜·亞歷山大羅夫娜. 藝術設計研究. 2015(03)
[6]構成主義產生的源起發(fā)展及歷史意義[J]. 李波,田豐. 藝術研究. 2015(03)
[7]語焉不詳?shù)闹袊艾F(xiàn)代陶藝”—90年代以來中國現(xiàn)代陶藝的現(xiàn)實和問題[J]. 杭間. 中國陶藝家. 2005(01)
[8]現(xiàn)代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之爭再思考[J]. 理查德·沃林,方向紅. 江蘇社會科學. 2000(01)
博士論文
[1]康定斯基抽象藝術理論及其對現(xiàn)代設計理念的影響[D]. 孫曉娜.山東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俄羅斯先鋒派藝術對前蘇聯(lián)列寧時期海報設計的影響[D]. 莊云鵬.廣西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55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15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