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的圖與言說的圖
[Abstract]:Every book has its own life and character, especially the graphic book, which requires more form and material. Reading should have been a pleasure process. Entering another person's perspective, or acquiring the nourishment of knowledge, is sometimes just an incidental product. There is a misunderstanding among many people about graphic and textual books, including those who make books. So we see a large number of graphs and the simple grafting of the text. To be precise, this should be called a graphic modifier: a diagram is just a kind of
【作者單位】: 江蘇人民出版社
【分類號】:G23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華;;從媒介發(fā)展史看圖文書的發(fā)展[J];中國出版;2007年06期
2 侯燦;《樓蘭漢文簡紙文書集成》一書編著經(jīng)緯[J];中國圖書評論;2000年06期
3 李偉國;;圖文書的風華年代——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文書出版的三大特色[J];出版廣角;2001年04期
4 郝建兵;;圖文書:是讀圖還是讀書[J];出版參考;2007年25期
5 ;馬來西亞的華文書出版[J];出版經(jīng)濟;2000年01期
6 張倩儀;文學與書法:圖文書編寫技巧實例[J];出版參考;2003年Z3期
7 ;印尼解除禁令 開放華文書刊[J];出版經(jīng)濟;2001年05期
8 吳世燈;美國華文書店見聞錄[J];中國編輯;2004年03期
9 楊全強;裝修的圖與言說的圖[J];編輯學刊;2004年03期
10 鄭一奇;;圖文書的編輯技巧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編輯;2007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曉芳;圖文書賣場專區(qū):設,還是不設?[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2 王璀;好的圖文書[N];光明日報;2005年
3 梁前剛;確系大手筆 更是師和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馮威;圖文書:別花眼,,挑貨真價實的[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5 新華社記者 李楊;人文書店[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6 張永恒;圖文書:“讀圖時代”的寵兒[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7 本報記者 王毅;美術(shù)出版精耕細分市場[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倪敏;圖文書追求相得益彰[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9 姜小玲;外國專家滬上把脈 華文書“走出去”[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王東;兩個城市的故事[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娟;當代圖文書啟示錄[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崔楠;論當代暢銷書的傳播現(xiàn)象[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418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44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