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裝飾藝術獨立發(fā)展的基礎
[Abstract]:Chinese decorative art is restrict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period of occurrence and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it is on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depending on local resources, thus forming a unique national personality and artistic style.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ural co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long-term role of the center and cohes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Chinese decorative art to maintain it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corative art does not exclude the promoting role of communication among Chinese nationalities, but this kind of "close relatives hybridization" is difficult to last, it is impossible to shake the core of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nd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decorative art.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
【基金】:2008年國家哲學社科藝術學項目“中國裝飾藝術史”[08BF44]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5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志鵬;;法的和諧價值:可持續(xù)發(fā)展時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2 汪高鑫;;論“通經致用”的經學傳統(tǒng)[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章啟群;;秦漢思想遺產與中國思想的秘密[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袁曉薇;;神韻說與王維詩歌的闡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吳懷祺;;史學話語權與20世紀的中國民族史學——兼說10卷本《中國史學思想通史》[J];安徽史學;2006年04期
6 王鶴巖;張志順;;全球化進程中的文化同一性與文化多樣性[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呂潔麗;;地方保護主義的治理對策——對施堅雅市場理論的認識[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4期
8 申月華;李碩;李品;;“八景”文化對現代園林設計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36期
9 劉繼剛;;先秦旱災概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3期
10 陳峰;都部署與北宋武將地位的變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新民;高原;;岐黃文化與慶陽遠古文明[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2 鄧華寧;芮錦偉;;三級綜合醫(yī)院的中醫(yī)文化建設[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3 謝軍;;倫理意義上的“公共文明”淺探[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4 趙存生;;中國社會發(fā)展與中華民族精神[A];“社會發(fā)展與民族精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伍小海;;意境——古典園林和山水畫的共同追求[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6 安玲;;從傳統(tǒng)京劇的衰微看藝術形態(tài)的邊緣化[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論叢(第一輯)[C];2011年
7 霍子文;郭義軍;;新時期里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建設性道路——運動訓練文化[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8 陳巍巍;;閩臺民間信仰中神圣性的構建——以保生大帝信仰為例[A];譜牒研究與五緣文化[C];2008年
9 陳倩;王敦輝;;全球化視閾下的閩商文化自覺[A];福建省社會學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郭焰坤;;中華元典修辭學思想文質觀探微[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德強;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的文化哲學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王龍飛;文化社會學視野下武術在登封的存在與發(fā)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叢海平;元代軍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詩源;高血壓病心肝火旺、熱毒內生病機的臨床依據和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吳練達;制度、行為與經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李華;孟子與漢代《詩經》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龍海;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劉鑫渝;土地制度變遷視野下的哈薩克牧區(qū)社會[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孫興杰;帝國·霸權·區(qū)域:權力邊界與東方問題的演進[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紅剛;社會轉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2 張鵬;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森豪利;基于馬斯洛理論的日本旅游發(fā)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楊旭輝;秦都移異與秦的崛起和統(tǒng)一[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雪梅;論“三言”的“中和之美”[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俊玲;文明傳播視野下的漢代河西開發(fā)[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馬婧;中國傳統(tǒng)建筑環(huán)境中石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8 施志楊;政治籠罩下的宗教紛爭[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許慧君;論晚唐背景下的許渾詠史懷古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余江玲;中西古典園林植物文化比較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秀珠;要“順天致性”,不能“違天害性”——讀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2 張麗翠;;淺談中國裝飾藝術的起源與歷史演變[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07期
3 陳友義;試論地理環(huán)境對潮汕傳統(tǒng)文化精細特色的影響[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Andrew Clover;尹軼群;;爸爸的法則:吉娃娃兒童[J];海外英語;2009年06期
5 立早;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聯合會國際大會在加拿大召開[J];國外社會科學;1984年09期
6 李時人;《西游記》鬧天宮故事形成考辨[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2期
7 葉志良;詩化的舞臺符號[J];戲劇文學;1998年05期
8 艷陽天;;最令歌迷心醉是“草蜢”[J];音樂世界;1992年11期
9 曹海英;;Love Act ually:真愛至上[J];新高考(高二語數外);2011年03期
10 朱鴻雁;;漢代——文人獨立與文學覺醒的時代[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俞景茂;;中醫(yī)兒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現狀與我見[A];中醫(yī)藥學術發(fā)展大會論文集[C];2005年
2 嚴淡如;;從顧愷之的杰出成就看六朝文化的轉型[A];六朝歷史與吳文化轉型高層論壇論文專輯[C];2007年
3 王克喜;;語言、思維樣式與推理類型[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4 劉樹偉;;哲學30年:進展與問題[A];山東省哲學學會“改革開放三十年哲學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張文建;;前言[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地球氣候和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探測與研究”分會論文集[C];2003年
6 石國慶;;加入WTO后對兵團養(yǎng)羊業(yè)的思考[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養(yǎng)羊學分會全國養(yǎng)羊生產與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袁永明;;地質科學對中國考古學的啟蒙意義[A];首屆“地球科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地質學史專業(yè)委員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楊麗萍;;化學知識在生物學科中的滲透[A];中國化學會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張拓基;李德顯;梁麗萍;;關于大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年級差異性的調查研究[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10 張崇厚;劉西拉;;多軸受壓狀態(tài)下混凝土的宏觀裂縫與應變軟化行為[A];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及應用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一卷)[C];199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許金晶;百度稱獨立發(fā)展是最好出路[N];第一財經日報;2005年
2 孫t;Google拋空百度股票獨立發(fā)展中國業(yè)務[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3 汪海升;中醫(yī)不能獨立發(fā)展[N];健康報;2008年
4 趙志付;重溫“中醫(yī)要獨立發(fā)展”[N];健康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雷中輝;eBay平衡術:既定雅虎,何簽Google?[N];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
6 吳鋼;力拓CEO:力拓目前將獨立發(fā)展[N];現代物流報;2008年
7 楊國強;阿里巴巴評估微軟購雅虎影響馬云希望獨立發(fā)展[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余世琳;謝文:寬帶接入完全可以獨立發(fā)展[N];通信信息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張九陸;獨立發(fā)展,完善機制[N];通信產業(yè)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姚福泰;汽車工業(yè)要掌握獨立發(fā)展權[N];中國汽車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喬梁;我國社會轉型中民辦幼兒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與政府職能轉化問題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玄宗女貴蓮(釋慧蓮);東晉佛教思想與文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春媚;中國裝飾藝術美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金權;城市社區(qū)人民調解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3 蘇振華;巴羅克時期的意大利小提琴音樂文化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吳宇新;煤氣照明在中國:知識傳播、技術應用及其影響考察[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開東;論江西地方政府與裕民銀行(1928年-1946年)[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史會敏;從《明詩》《樂府》看詩與歌的聯系與差異[D];浙江大學;2009年
7 黃衛(wèi)芳;從百年下沙看城市文化輻射功能[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9年
8 王博;剪不斷,理還亂[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楊文靜;農村信用社改革的經濟法學思考[D];安徽大學;2006年
10 吳西華;中國現代學術的建立[D];浙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358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43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