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木拱廊橋的建筑裝飾藝術研究
[Abstract]:The architecture of wooden arcade bridge in eastern Fuji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ancient bridge construction culture, and it is also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wood structure system, which is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ancestors of East Fujian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topography and climate conditions, made full use of the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created a unique wooden arcade bridge, showing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decoration of the wooden arcade bridge was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aesthetic needs of the building. Through the decoration and beautification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architecture, different aesthetic tastes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are formed.
【作者單位】: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基金】:福建省2010年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項目名稱閩東木拱廊橋建筑的裝飾藝術研究,項目編號JA10047S
【分類號】:J5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鷹;;閩浙木拱廊橋的建構技術解析[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2 張光英;;閩東北浙西南地區(qū)木拱廊橋建筑文化景觀特性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3 龔士玲;;泰順廊橋的人文價值探析[J];蘭臺世界;2010年12期
4 張可永;;地域文化對福建壽寧木拱廊橋建筑的影響[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蘇陽;夏秋冬;;慶元古廊橋文化的保護與開發(fā)研究[J];青春歲月;2011年10期
6 蔣燁;;中國古代廊橋的審美路由[J];求索;2011年06期
7 張可永;;地域文化對福建壽寧木工廊橋建筑的影響[J];藝術研究;2009年04期
8 張可永;;福建壽寧木拱廊橋的建筑藝術研究[J];裝飾;2008年10期
9 劉瑋琳;陳育芳;;廊橋信仰文化的社會功能——以壽寧廊橋為研究對象[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瑋琳;;廊橋信仰文化的社會功能——以壽寧廊橋為研究對象[A];福建省社會學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燁;中國廊橋建筑與文化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羅志遠;中國傳統(tǒng)園橋設計初探[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2 張可永;福建壽寧廊橋建筑藝術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3 葉其炎;閩東木拱廊橋的民間信仰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林義元;古橋與泉州社會[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施彥帥;浙南廊橋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陽;;試論建筑裝飾室內(nèi)色彩設計的探究[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6期
2 劉海鵬;;圓形圖案裝飾魅力淺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3 文一華;;廊橋夢 憶屏南[J];世界遺產(chǎn);2010年04期
4 何蘭;張旭;;錦州天后宮配殿建筑裝飾研究[J];大眾文藝;2011年15期
5 孫念祥;;白族民居與納西族民居建筑裝飾對比解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年09期
6 李莉;;談秋爽齋建筑裝飾風格及賈探春形象特征[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7 何次賢;;湘南譚氏宗祠建筑裝飾的文化內(nèi)涵與藝術特色探析[J];藝術評論;2011年08期
8 杜天蓉;曾明;;寧夏伊斯蘭教建筑裝飾紋飾研究[J];大家;2011年15期
9 杜喟;;相映生輝的古民居建筑群——潮州甲第巷與黟縣宏村建筑裝飾風格比較[J];美術大觀;2011年08期
10 周瑾;;建筑裝飾設計風格新探[J];美術大觀;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鄧璐英;劉民州;;論建筑裝飾抹灰施工技術措施[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2 郝道俊;何廷偉;;高層建筑物仿面磚效果真石漆施工方法[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3 陳菁瑛;陳雄鷹;蘇海蘭;黃穎楨;黃玉吉;陳俊平;;福建薏苡種質(zhì)資源經(jīng)濟性狀和氨基酸成分的比較[A];全國第8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馬曉敏;王磊;;框支承玻璃幕墻施工中的質(zhì)量控制分析[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5 王超峰;張風岐;;加強裝飾管理 理順職能關系-----新密市裝飾行業(yè)歸口管理的幾點做法[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0卷)[C];2008年
6 ;黃銅切屑和回收件的直接利用——環(huán)保、節(jié)能、高回收率[A];廣東省材料研究學會部分單位會員成果匯編[C];2005年
7 ;球罐無模脹形新技術[A];廣東省材料研究學會部分單位會員成果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建平;中國最長的木拱廊橋在慶元建成[N];麗水日報;2008年
2 記者 王志凌;我市木拱廊橋申報世遺預備名單[N];閩東日報;2009年
3 記者 胡光華;上半年閩東地區(qū)煤炭進口43.23萬噸[N];福建工商時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鄭娜;木拱廊橋:營造千年繩墨傳奇[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5 本報記者 趙志國;建筑裝飾行業(yè)堅定信念再出發(fā)[N];中華建筑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趙志國;“寒冬”爭“春”:年度盛會提振建筑裝飾行業(yè)信心[N];中華建筑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章海霞 程斌;張恩樹: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的創(chuàng)建者[N];中華建筑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李佳;張躍迅:打造建筑裝飾行業(yè)中的設計王國[N];中華建筑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馬生泓;曹海:醫(yī)療建筑裝飾第一人[N];中華建筑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趙志國;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敲定近期工作重點[N];中華建筑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姜娓娓;建筑裝飾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D];清華大學;2004年
2 朱忠翠;中國當代室內(nèi)設計發(fā)展研究(Ⅱ)[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3 董赤;新時期30年室內(nèi)設計藝術歷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覃德華;閩東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的時空分異規(guī)律及其區(qū)域生態(tài)安全綜合評價[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0年
5 楊冬江;中國近現(xiàn)代室內(nèi)設計風格流變[D];中央美術學院;2006年
6 顧蓓蓓;清代蘇州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門”與“窗”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7 李瑞君;清代室內(nèi)環(huán)境營造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8 張志奇;北京人民大會堂室內(nèi)環(huán)境藝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可永;福建壽寧廊橋建筑藝術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2 孫丹婷;大理白族建筑木雕裝飾技藝精神[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3 占日晴;SZ建筑裝飾公司市場營銷戰(zhàn)略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傅燁;作業(yè)成本法在建筑裝飾業(yè)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5 劉冠;中國傳統(tǒng)建筑裝飾的形式內(nèi)涵分析[D];清華大學;2004年
6 趙新琳;新中式風格餐館建筑裝飾與餐飲消費的關系[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李蒙;陜北民居建筑裝飾藝術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8 賈海洋;喬家大院木雕騎馬雀替裝飾藝術[D];山西大學;2006年
9 王金山;重慶皇城裝飾工程公司市場戰(zhàn)略的建立及實施[D];重慶大學;2005年
10 張迪妮;陜西瓦當在建筑中的裝飾藝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243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42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