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tǒng)裝飾與傳統(tǒng)文化精神——試讀中華傳統(tǒng)裝飾紋樣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s are not only diverse in form, but also contain rich traditional cultural spirit. It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constructing national rational thinking and cultural character, publicizing the embodi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 ethics, and praying for the spiritual consolation of blessing and auspicious.
【作者單位】: 福州大學工藝美術(shù)學院
【分類號】:J5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建峰;;獻給祖國六十華誕的禮物——“鼎立壺”、“神龍吐繡壺”誕生記[J];江蘇陶瓷;2011年04期
2 ;賴德全《源·脈》國禮珍藏版紀念瓷華彩登場[J];收藏;2011年07期
3 ;中國紀念瓷巔峰之作——賴德全“源·脈”國禮用瓷震撼推出[J];收藏;2011年08期
4 ;應子景[J];寶藏;2011年07期
5 王魯湘;;安重深沉的金石畫風——再讀李寶林的畫[J];國畫家;2011年04期
6 宋明亮;莫沃佳;許繼峰;張福昌;;從傳統(tǒng)“四靈”看吉祥文化意識觀[J];藝術(shù)·生活;2006年01期
7 周汝昌;;紅樓石經(jīng) ——彭祖述先生微雕石經(jīng)贊[J];學問;2001年09期
8 施云峰;;談談壺品與壺德[J];陶瓷科學與藝術(shù);2011年05期
9 澄一;;麝香自溢 不須風揚——讀田東輝先生的繪畫藝術(shù)及其人[J];佛教文化;2010年04期
10 王聰;;論剪紙藝術(shù)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J];中小學電教(下);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學舉;;一股浩然氣 千秋華夏魂——試析毛澤東書法中的“氣”[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下)[C];2006年
2 郭可夫;張永雪;;論古書畫裝裱的技術(shù)美[A];傳統(tǒng)裝裱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何洪源;;“愿學麻姑長不老 擗麟開宴話桑田”——品讀明·無款《麻姑獻壽》圖隨筆[A];中華吉祥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學術(shù)研討會暨山東省民俗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宇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接軌的典范——從2008奧運會徽看漢畫樂舞藝術(shù)的永恒性[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范敬宜;;《歷史的奇跡》前言[A];思考的相機——第八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9年
6 朱良忠;;論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中的科普美術(shù)——關于實施百城萬米科普畫廊工程[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7 李洪鰲;;翰墨飄香 情傳天下[A];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首屆“老有所為”論壇論文集[C];2006年
8 賈京生;;“尚象”——中國傳統(tǒng)圖形設計思想的價值[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計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郭平建;況燦;;從中國服裝史看服飾文化的多民族性[A];民族服飾與文化遺產(chǎn)研究——中國民族學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蔡勇;;鏡頭內(nèi)外說“和諧”[A];快門,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奏響——第十一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鈺;大紅燈籠高高掛[N];吉林日報;2006年
2 記者 馬佳;中華民族藝術(shù)珍品文化節(jié)開幕在即[N];中國黃金報;2008年
3 藍才華;當代百名書畫家揮毫潑墨迎奧運[N];大眾科技報;2008年
4 楊瑞玲;精心繪丹青 愛心助英才[N];中華新聞報;2007年
5 記者 路艷霞;《山水有情》畫展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N];北京日報;2006年
6 趙曉霞;同心鑄造“中華和平龍”[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7 王慶祥;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N];中國文化報;2005年
8 嚴學章;為山河立傳 為中華潑彩[N];美術(shù)報;2006年
9 俞靈;失傳與流失: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面臨窘境[N];中國民族報;2008年
10 徐方聞;“心系汶川·全國美術(shù)作品特展”在京開幕[N];西部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汪田明;中國龍的圖像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8年
2 陸軍;中國古陶瓷飾紋發(fā)展史論綱[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6年
3 陳慎;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叢芹;漢字與中國設計[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遜;試論龍形紋的演變及演變過程中的融合精神[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馬爽;中國共生圖形的再生價值[D];天津美術(shù)學院;2008年
3 周洋;畫說優(yōu)孟[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4 沈羅萍;安吉圓竹盛具研究[D];江南大學;2007年
5 秦國棟;姜莊鎮(zhèn)撲灰年畫的傳承及演變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6 張智燕;以CI系統(tǒng)推廣春節(jié)民俗全球化的可行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7 劉婷婷;傳統(tǒng)儒家“和”思想在現(xiàn)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8 黃瑞;論中國當代油畫語言與傳統(tǒng)文化意象的結(jié)合[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邢江浩;虎吉祥藝術(shù)研究及其設計應用[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10 喬曉冬;當代中國油畫風景畫地域性問題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114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1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