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添彩的巴渝民居裝飾圖形
本文選題:巴渝 + 民居��; 參考:《裝飾》2008年08期
【摘要】:文章從巴渝民居圖形在意的內涵方面對巴渝情感的闡釋;從具有濃郁巴渝民俗氣息的形以及形的表現(xiàn)方面對非寫真,不象而非抽象等圖形特征的探索;從神形兼?zhèn)涞耐昝荔w現(xiàn)來表現(xiàn)民族性格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充分證明了意形結合的巴渝民居裝飾圖形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巴渝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狀態(tài),寄托了他們對生活的希望,是一種重要的理性精神。
[Abstract]: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emotion of Ba Yu from the intension of the graphic care of Ba Yu folk house; from the shape and form of the rich folk flavor of Ba Yu, the exploration of the graphic features, not like but not abstract, is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the concurrently form of Go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It fully proves the combination of meaning.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of the residence of the Bayu folk houses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the spiritual life and material life of the people of Bayu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hope of their life is entrusted to them, and it is an important rational spirit.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現(xiàn)代國際設計藝術學院;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
【分類號】:J523.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建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國際化大都市發(fā)展戰(zhàn)略[J];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01期
2 王朝霞;四川盆地傳統(tǒng)民居地域特質與形成[J];重慶建筑;2004年S1期
3 黃河;;四川省雅安市上里鄉(xiāng)四甲村韓家大院調查[J];重慶建筑;2006年03期
4 唐云俊;東南地區(qū)的早期佛教建筑[J];東南文化;1994年01期
5 谷軍明,繆升,楊海名;云南地區(qū)穿斗木結構抗震研究[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6 黃希明;紫禁城建筑中的墻和門[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年03期
7 楊麗文;淺談現(xiàn)代住宅建筑設計中對“四合院”形式與精神的借鑒[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1期
8 吳衛(wèi)光;中國古代建筑的門飾與門神崇拜[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袁錚,王炎松;大理周城白族民居建筑文化特征[J];華中建筑;2001年06期
10 蔡軍,張健;《工程做法則例》成立體系的研究[J];華中建筑;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孔祥星;劉正紅;;彰顯皇族尊榮的恭王府匾額[A];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峰;重慶地區(qū)建筑創(chuàng)作的地域性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2 高靜;建筑技術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3 楊立峰;匠作·匠場·手風[D];同濟大學;2006年
4 陳蔚;我國建筑遺產保護理論和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5 施煜庭;現(xiàn)代木結構建筑在我國的應用模式及前景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6 顧蓓蓓;清代蘇州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門”與“窗”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7 王建華;基于氣候條件的江南傳統(tǒng)民居應變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8 邢莉莉;明代佛傳故事畫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9 謝啟芳;中國木結構古建筑加固的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10 高大峰;中國木結構古建筑的結構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健松;變遷中的鄉(xiāng)村生活[D];湖南大學;2002年
2 鄧位;四川傳統(tǒng)觀演建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3 張其邦;福建新鄉(xiāng)土建筑人性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4 陳越;中國古建筑參數(shù)化設計[D];重慶大學;2002年
5 唐淼;重慶傳統(tǒng)場鎮(zhèn)的建筑與環(huán)境特色[D];重慶大學;2002年
6 謝菲;重傳統(tǒng)“語境”現(xiàn)代室內設計初探[D];湖南大學;2003年
7 馬志新;城市更新中的舊建筑再利用[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8 張香鳳;龍虎山道教文化與旅游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9 郭向平;漢代磚石畫像計算機處理與農史信息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10 胡煒;云南明、清文廟建筑實例探析[D];昆明理工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商進;;黃格勝民居寫生創(chuàng)作教學的思考[J];美術界;2011年08期
2 王明明;;小院秋實[J];榮寶齋;2011年07期
3 何興泉;;水氣·霧氣·墨氣——觀方本幼的水鄉(xiāng)畫[J];藝術·生活;2002年02期
4 左燁;;中國古代雅室中的書畫和文房四寶[J];藝術·生活;2000年02期
5 周偉明;徐冉;;窗口[J];民族文學;2011年09期
6 林劭川;;玉雕《江南才子》創(chuàng)作談[J];藝術.生活;2011年04期
7 ;作品選登[J];美術觀察;2011年07期
8 劉志剛;張少泉;;藏式建筑中的彩繪圖案及其審美意蘊研究[J];社科縱橫;2011年07期
9 孟剛;羅軍;;論吉祥文化的藝術符號——懸魚的流傳與意義[J];設計藝術研究;2011年03期
10 ;李云峰作品[J];景德鎮(zhèn)陶瓷;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燕;;論中國造物藝術中的天人合一哲學觀及其現(xiàn)代意義[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孫濤 向紅艷 張韜 通訊員 謝學軍;特色民居耀深山[N];恩施日報;2011年
2 記者 談燕;巴渝山水風情畫卷徐徐展開[N];解放日報;2010年
3 陳卓坤;潮州民居的門面裝飾[N];潮州日報;2008年
4 黃學鋒;德國民居窗飾藝術[N];國際商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饒邦安;鼓世強水墨丹青畫北京[N];中國檔案報;2006年
6 戴啟文;煙雨眼簾[N];巢湖日報;2006年
7 茍迎春 廣安區(qū)記者站 廖小兵;大手筆“雕塑”宜居家園[N];廣安日報;2010年
8 李夜冰;精美的門簾藝術[N];山西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舒暢;精美的工藝會唱歌[N];涼山日報(漢);2006年
10 翟屯建;徽派三雕[N];黃山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沈卓婭;中國門文化特性的系統(tǒng)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媛莉;試論蘇州傳統(tǒng)民居木雕門窗的裝飾藝術特點[D];蘇州大學;2004年
2 黃麗華;巴渝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繪畫藝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3 郭涌;論中國武強民間年畫的體裁和空間展示[D];蘇州大學;2005年
4 賈海洋;喬家大院木雕騎馬雀替裝飾藝術[D];山西大學;2006年
5 張玨;明清時期中西方在室內設計中的交流與影響[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6 王貴峰;淺談山西窯洞室內陳設設計[D];山西大學;2012年
7 阮建勇;黃遠甫先生風水畫藝術探析[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513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05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