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批判以及一種批判的裝修
本文選題:文化研究 + 裝修 ; 參考:《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2010年碩士論文
【摘要】: 裝修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滲透著欲望、權(quán)力、風(fēng)尚和文化想象的場域。它隨不同時代的文化背景而變化,同時也受到經(jīng)濟能力的影響。它擁有極為廣泛的參與人群,與人們或理想或挫折或滿足或焦灼的各種情緒糾纏在一起。正是因為這種復(fù)雜性,使為它具備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提供形式語言和創(chuàng)作語境的可能性。 本文以社會調(diào)查和文化研究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裝修這一大眾文化現(xiàn)象進行分析,意在探索其內(nèi)在的運作機制、視覺生產(chǎn)方式、公眾品味塑造方式。并在文化研究的基礎(chǔ)上展開藝術(shù)創(chuàng)作,探索不同于以往個人化、靈感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方法,由此提出批判的裝修的可能性。是從文化研究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方法論在裝修這一題材中的實踐。
[Abstract]:Decoration is a field of daily life permeated with desire, power, fashion and cultural imagination. It varies with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times and is also influenced by economic ability. It has a very wide range of people involved, with people either ideal or frustration or satisfaction or anxiety of various emotions.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is complexity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ovide formal language and creative context for artistic cre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ss cultural phenomenon of decoration by combining social investigation with cultural research, in order to explore its internal operating mechanism, visual production mode and public taste shaping method. And 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research, the author develops artistic creation and explores the artistic creation method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individualization and inspir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ossibility of critical decoration. It is the practice of methodology from cultural research to artistic creation in decoration.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J525.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盛寧;;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J];文藝研究;2011年07期
2 ;“喀什地域文化研究”喜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biāo)項目立項課題[J];新疆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1期
3 佐虹;;戲劇文化研究資訊[J];戲劇文學(xué);2011年08期
4 ;《地方文化研究輯刊》征稿啟事[J];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0年00期
5 楊劍龍;蔣進國;;都市文化研究的學(xué)科建構(gòu)和發(fā)展路徑——上海師范大學(xué)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楊劍龍教授訪談[J];社會科學(xué)家;2011年06期
6 滕翠欽;;文學(xué)、文化研究和關(guān)系主義[J];文藝爭鳴;2011年13期
7 阿華·阿旺華丹;;“第二屆康藏文化研究論壇”在西南民族大學(xué)舉行[J];中國藏學(xué);2011年03期
8 ;《地方文化研究輯刊》征稿啟事[J];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1年00期
9 ;《2007中國兒童文化研究年度報告》出版[J];中國兒童文化;2009年00期
10 黃卓越;;由方法的角度而觀文化研究[J];社會科學(xué)家;2011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世雄;;前言[A];三生萬物——老子思想論文集[C];2003年
2 ;前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3 王紀(jì)人;;對“都市文化原理”編寫的幾點建議[A];“都市文化學(xué)科建設(shè)論壇暨都市文化原理編寫”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曾軍;;都市文化研究:范式及其問題[A];“雙三角論壇:國際大都市群理論與中國當(dāng)代城市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陳平;;船政文化研究的啟迪[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6 衛(wèi)逢祺;;文化研究工作是一種嚴(yán)肅認(rèn)真的事情[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7 ;《語言與文化研究》征稿啟事[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8 ;《語言與文化研究》征稿啟事[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9 周立方;;松山Z階嫖幕芯縸幣猍A];兩岸學(xué)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10 ;三秦文化研究會二00三年活動剪影選登[A];杜牧文學(xué)成就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易曉明;文學(xué)與文化的論爭與叉合:“英語文學(xué)與文化研究”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N];文藝報;2008年
2 張洪玉 胡美琳;加強抗聯(lián)文化研究 建設(shè)白山人文強市[N];長白山日報;2008年
3 上海大學(xué)中文系 蔡翔;作為方法和視野的文化研究[N];中華讀書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吳杰文;整合文化資源 加強文化研究[N];潮州日報;2009年
5 記者 張敬波;宣城推進梅氏傳統(tǒng)文化研究[N];安徽日報;2010年
6 特約記者 程榮東;專家為安陸李白文化研究支招[N];孝感日報;2010年
7 熊昌彪;《杏林文化研究叢書》首發(fā)[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8 艾瑪; 蘭大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揭牌[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2010年
9 記者 李欣瑤;蘭大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成立[N];甘肅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王松;為市民創(chuàng)造更好更寬松的生活空間[N];渭南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嚴(yán)夢春;河州回族腳戶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6年
2 韓瑞霞;美國傳播研究與文化研究的分野與融合[D];上海大學(xué);2010年
3 高慧;追尋現(xiàn)代性:李歐梵文學(xué)與文化理論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xué);2009年
4 祝遠德;他者之維[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5 陳弘;論帕特里克·懷特小說中的性[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卡麗娜;馴鹿鄂溫克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4年
7 陶誠;“廣東音樂”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3年
8 孫剛;《故事新編》文化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02年
9 杜傳坤;荊棘路上的光榮[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10 劉志偉;英雄"與魏晉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佳婧;裝修批判以及一種批判的裝修[D];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2010年
2 潘子健;先唐禪讓文化與文學(xué)[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6年
3 余鑫;文化研究視角觀照下的R.施特勞斯音樂[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5年
4 周愛群;人教版新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4年
5 謝龍新;文化批評的三種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莊緒成;差異與融合[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7 明明;論“兩個轉(zhuǎn)向”對翻譯與文化研究的價值和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8 于靜;傷痛與彌合:從文化角度解讀《紫顏色》中黑人女性的成長[D];魯東大學(xué);2007年
9 薛稷;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義思想探析[D];山西大學(xué);2007年
10 李n,
本文編號:1923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92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