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青瓷藝術裝飾之初探
本文選題:陶瓷藝術 + 青瓷; 參考:《中國陶瓷》2009年06期
【摘要】:龍泉青瓷始于三國兩晉,興于北宋,盛于南宋,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它以瓷質溫潤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斑斕著稱于世。但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藝術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龍泉青瓷逐漸暴露出了裝飾手法單一,裝飾圖案陳舊等問題,無論是哥窯還是弟窯,其裝飾手法有待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作者在多年的實踐中,創(chuàng)新了一些技法,如哥弟結合等,用在青瓷作品的裝飾上,成效顯著,頗具特色。
[Abstract]:Longquan celadon, one of the five famous kilns in the Song Dynasty, began in the three Kingdoms and flourished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t is famous in the world for its warm and smooth porcelain, smooth lines, elegant shape and pure color.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artistic aesthetic level, Longquan celadon gradually exposed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singularity of decor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old decorative patterns, whether it was the elder kiln or the younger kiln. Its decoration technique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developed. In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the author has innovated some techniques, such as the combination of brother and brother, which is used in the decoration of celadon works.
【作者單位】: 龍泉市夏侯文龍泉窯研究所;
【分類號】:J5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林;南昌市東吳高榮墓的發(fā)掘[J];南方文物;1980年01期
2 萬良田;豐城縣考古簡訊(兩則)[J];南方文物;1980年01期
3 志凡;南昌清理兩座古墓葬[J];南方文物;1980年03期
4 張嗣介;大余二塘南朝墓葬調查[J];南方文物;1980年03期
5 余家棟;“洪州窯”淺談(一)[J];南方文物;1980年03期
6 余家棟;洪州窯淺談(二)[J];南方文物;1980年04期
7 馮先銘;三十年來我國陶瓷考古的收獲[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0年01期
8 吳克強;青瓷雕塑[J];江蘇陶瓷;1980年02期
9 佐佐木達夫,劉君;中國全國陶瓷藝術展覽的觀后記[J];中國陶瓷;1980年02期
10 ;器不在料 工不在細[J];裝飾;1980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國松;青瓷的神韻[N];北京日報;2000年
2 江蘇宜興 范雙僖;蜀山古南街[N];中國旅游報;2000年
3 閻盛霆 劉金告;山東“寨里青瓷”起源提前300年[N];中國文化報;2000年
4 許以棋;國內陶藝市場五缺憾[N];中國文化報;2000年
5 祁金剛;江夏出土“司金司馬”銅印[N];中國文物報;2000年
6 賴從煌 洪水基;技術創(chuàng)新是興廠之本[N];福建科技報;2000年
7 閆盛霆 劉金告;“寨里青瓷”起源又提前300多年[N];光明日報;2000年
8 葉放;青瓷殿堂一奇人[N];美術報;2000年
9 周新華;越瓷的鑒賞與收藏[N];美術報;2000年
10 李雯;清華大學舉辦2000年國際陶藝展[N];人民日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欣;仿生藝術設計及其美學[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2 曹明亮;論當代中國陶瓷藝術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70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87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