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晚明民窯青花花鳥裝飾寫意風格盛行的社會因素
本文選題:明朝晚期(晚明) 切入點:民窯青花 出處:《中國陶瓷》2010年07期
【摘要】:陶瓷寫意花鳥裝飾萌芽于新石器時期彩陶,發(fā)端于唐代長沙窯,宋磁州窯延續(xù)其傳統(tǒng)并發(fā)展。青花寫意花鳥裝飾在元代產(chǎn)生,經(jīng)明中前期的發(fā)展,在晚明民窯青花中達到發(fā)展高峰。其盛行原因從經(jīng)濟政治因素方面考察:是資本主義萌芽在生產(chǎn)上的體現(xiàn),是國內(nèi)外市場對產(chǎn)品的旺盛需求,也是反封建斗爭在藝術上的反映;在思想藝術因素方面考察:文人寫意花鳥畫的成熟、士人隱逸思潮與園林的興盛、版畫的空前繁榮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Abstract]:Ceramic decoration freehand originated from the Neolithic pottery, originated in the Tang Dynasty Changsha kiln, kiln of song Cizhou continues its tradi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blue and white bird freehand decoration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reached a development peak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reasons for the prevalence of folk blue and whi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capitalism bud is reflected in the produc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for products, but also reflects the anti feudal struggle in the arts; stud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factors: literati freehand painting mature, flourishing the recluse thought and landscape, the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of Printmak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作者單位】: 景德鎮(zhèn)東風瓷廠;
【分類號】:TQ174.7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于蘭華;;淺論明清時期官窯瓷器的商品化[J];江蘇陶瓷;2005年05期
2 劉呂紅;我國資源型城市研究綜述[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3 梁淼泰;清代景德鎮(zhèn)大運瓷器的名數(shù)[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4 胡辛;小說家視野里的陶瓷文化——兼談《陶瓷物語》等景德鎮(zhèn)地域文本的創(chuàng)作[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韓祥翠;;淺談元代景德鎮(zhèn)青花瓷的審美特征[J];陶瓷學報;2006年02期
6 林榮琴;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nèi)清代長江中游經(jīng)濟史研究綜述[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5年11期
7 程云,楊麗坤;中國繪畫與陶瓷裝飾比較論[J];中國陶瓷;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吳金成;;明中期以后江西社會的動搖及其特性[A];第七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邵曉峰;中國傳統(tǒng)家具和繪畫的關系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2 劉呂紅;清代資源型城市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3 安麗哲;從“遺產(chǎn)”中解讀長角苗服飾文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4 劉義程;發(fā)展與困頓:近代江西的工業(yè)化歷程(1858-1949)[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謙功;荷蘭陶瓷之都代爾夫特崛起的歷史動因與現(xiàn)實意義[D];清華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洋;明清平?jīng)龅貐^(qū)城鎮(zhèn)體系與內(nèi)部空間結(jié)構(gòu)初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何臻嬋;不可淹沒的瓷海明珠[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德政;外來人口與漢口城市化(1850-1911)[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蘇珂;家具設計中龍鳳圖案的裝飾藝術與技術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6年
5 張欣;明代晚期景德鎮(zhèn)民窯青花瓷器寫意性繪畫特征探析[D];汕頭大學;2007年
6 莊曉慶;民間樂器作坊及傳統(tǒng)制笙工藝[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7 吳昶;梭戛長角苗民居建筑文化及其變遷[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8 黃萬穩(wěn);欽州坭興陶保護、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7年
9 徐慧茗;環(huán)境變遷、社會變動與鄱陽湖區(qū)域經(jīng)濟開發(fā)[D];南昌大學;2007年
10 黃紀陽;明清華瓷外銷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冰,羅瑾;淺析萬歷民窯青花的風格[J];陶瓷研究;2003年03期
2 陳致敏;明代景德鎮(zhèn)民窯青花裝飾特點[J];陶瓷研究;200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曉琰;民窯青花花鳥畫與傳統(tǒng)花鳥畫藝術特征辨析[D];天津大學;2008年
2 朱曉虹;景德鎮(zhèn)明末清初民窯青花藝術與八大山人繪畫的比較[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17281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2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