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庫門裝飾紋樣的地域性文化解讀
本文選題:建筑藝術(shù) 切入點:石庫門 出處:《藝術(shù)百家》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石庫門建筑是海派特色的鄉(xiāng)土建筑,其裝飾構(gòu)件以特有的藝術(shù)形式表現(xiàn)地域性文化的內(nèi)涵,構(gòu)成上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以石庫門裝飾構(gòu)件上的裝飾紋樣為考察對象,通過梳理其產(chǎn)生的文化淵源,分析其藝術(shù)形式特征,透視其蘊涵的地域性文化內(nèi)涵,以期對當下的城市民居建筑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Abstract]:Shikumen architecture is a local build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School. Its decorative components express the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its unique artistic form, and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of Shanghai culture. The article takes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on the decorative components of Shikumen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By combing its cultural origin, analyzing its artistic 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ing its reg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it is expected to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urba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culture.
【作者單位】: 上海理工大學(xué)美術(shù)系;
【分類號】:TU-8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宇;;突破與創(chuàng)新:田子坊石庫門里弄的保護與更新[A];2012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實習生 陳新玲;石庫門,,我們身邊的“古董”[N];解放日報;2001年
2 林曦明邋鄭土有;石庫門風情[N];中國藝術(shù)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邵嶺;留住石庫門里的歡聲笑語[N];文匯報;2009年
4 丁逸;石庫門空間的特點以及特征[N];建筑時報;2009年
5 記者 李惟瑋;寶山:讓石庫門老人住得更舒心[N];聯(lián)合時報;2014年
6 馮方宇;南京的“石庫門”[N];南京日報;2007年
7 殷新宇 整理;上海石庫門申報“非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8 ;石庫門的符號變遷:從文化資源到經(jīng)營資源[N];解放日報;2009年
9 上海大學(xué)影視學(xué)院副院長、會展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dǎo) 張敏;從石庫門走入上海城市文化[N];文匯報;2010年
10 厲無畏;石庫門:海派文化符號的世博前景[N];文匯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7條
1 華峗杰;上海石庫門里弄的現(xiàn)狀、困境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2012年
2 魯睿;從石庫門到新天地[D];天津美術(shù)學(xué)院;2006年
3 唐麗雅;永益里石庫門與海派文化考辨[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3年
4 陳欣;穿越百年石庫門弄堂文化透視“上海人”[D];中南民族大學(xué);2009年
5 鄭卉;上海里弄住宅營造技藝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9年
6 王佳寧;上海傳統(tǒng)社區(qū)鄰里環(huán)境研究[D];同濟大學(xué);2007年
7 郁志剛;上海里弄住宅的演變及保護和更新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10年
本文編號:16304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63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