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租界建筑藝術特色評析
本文關鍵詞:天津租界建筑藝術特色評析
【摘要】:一直以來天津城市建筑風格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從租界建筑裝飾語匯的角度進行分析,橫向對比天津城市建筑裝飾藝術的成果還非常少。本文通過分析天津租界建筑的藝術特色,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例對其在當今城市建設中的運用提出構想與展望。
【作者單位】: 河北工業(yè)大學;
【基金】:天津市文化藝術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租界建筑文化在天津現(xiàn)代城市建筑藝術中的運用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D12073
【分類號】:TU-86
【正文快照】: 1930年以后,天津因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上的重要地位引起西方列強的覬覦。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占天津,西方列強相繼在天津建立租界,城市舊有格局被打破,一座座代表西洋建筑風格的“小洋樓”拔地而起,城市的整體建筑形式上逐步發(fā)生了變化。一、天津租界建筑對西式建筑藝術特色的傳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立山;建筑藝術中的質地表現(xiàn)[J];建筑學報;1987年07期
2 肖大威,肖群;論中國古代建筑技術與藝術的辯證關系[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3 李先逵;建筑師的責任和素質[J];北京規(guī)劃建設;1999年03期
4 張勃;近二十年來北京建筑藝術的三種風氣及其未來動向[J];時代建筑;2003年02期
5 謝潔;談建筑的實用與審美[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馬明貞;材料與建筑[J];安徽建筑;2005年03期
7 秦紅嶺;建筑藝術審美的倫理意義[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02期
8 孫宗文;中國道教建筑藝術的形成、發(fā)展與成就[J];華中建筑;2005年S1期
9 和勇;;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建筑藝術[J];民族藝術研究;2006年02期
10 閻冰;;再論建筑藝術及其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徽;;《中國建筑藝術史》讀評[A];建筑史論文集(第15輯)[C];2002年
2 龍彬;;重慶湖廣會館及其保護研究[A];建筑史論文集(第14輯)[C];2001年
3 李翠娟;史永梅;李俊麗;;淺談建筑造型設計[A];濮陽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6年
4 田慧峰;;外遮陽建筑一體化探討[A];2008天津綠色建筑論壇、2008天津建材行業(yè)信息化與電子商務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李曉緋;;淺析建筑造型幾何美學文化意象美[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6 王麗方;;多彩的革命——從工藝美術運動到現(xiàn)代建筑的誕生[A];建筑史論文集(第14輯)[C];2001年
7 董海榮;黃娟;;談建筑物理教學的幾點體會[A];綠色建筑與建筑物理——第九屆全國建筑物理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4年
8 呂軍輝;王峰;;談銀川玉皇閣維修加固工程的修繕原則[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7卷)[C];2007年
9 武浩杰;;論工業(yè)建筑設計的時代特征[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7卷)[C];2007年
10 宋東;賈建東;宋占海;;論建筑結構與建筑藝術的統(tǒng)一[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卷)[C];199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武臣;追求永遠的“凝固音樂” [N];中國建材報;2002年
2 北京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總建筑師 孫兆杰;談談建筑的美學含義[N];河北科技報;2008年
3 王雪寶;初祖庵大殿的建筑藝術[N];鄭州日報;2007年
4 楊武;泰國的特色建筑藝術[N];廣西日報;2007年
5 李佳;外企員工培訓的方法及啟示[N];中華建筑報;2008年
6 佚名;建筑的變化折射城市的變遷[N];建筑時報;2007年
7 記者 武春麗 通訊員 劉彥;區(qū)域性建筑文化應吸收多元養(yǎng)料[N];中國建設報;2006年
8 記者 李云程;楚雄商業(yè)城塑造建筑藝術的本原神話[N];楚雄日報(漢);2005年
9 本報記者 劉笑一;上海磯崎新建筑藝術展開幕[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4年
10 顧孟潮;建筑的變化折射城市的變遷[N];大眾科技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靚;新中式建筑藝術形態(tài)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3年
2 王發(fā)堂;建筑藝術鑒賞原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趙慧寧;建筑環(huán)境與人文意識[D];東南大學;2005年
4 王福云;青島近代別墅建筑及其環(huán)境藝術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5 羅冬華;廣西侗族傳統(tǒng)建筑與家具的文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6 張宇;中國建筑思想中的音樂因素探析[D];天津大學;2009年
7 梁變鳳;技藝載道,道藝合一[D];山西大學;2012年
8 呂倩;圖像學語境下的中世紀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宗教建筑比較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9 姜利勇;高層建筑文化特質及設計創(chuàng)意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10 陳泳全;建造過程中人的因素[D];清華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薇;近十年北京建筑藝術風尚與社會文化心理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姜征;中外傳統(tǒng)建筑藝術對現(xiàn)代網(wǎng)絡游戲場景設計的影響[D];淮北師范大學;2014年
3 張睿;新疆伊斯蘭麻扎建筑藝術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4 王建成;建筑藝術中的科學技術[D];山西大學;2004年
5 汪倩;建筑藝術與雕塑藝術相互認同性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6 趙植蘋;建筑藝術與技術的關聯(lián)[D];重慶大學;2001年
7 梁偉;極少主義傾向建筑的藝術解讀[D];蘇州大學;2008年
8 邱濤;開封繁塔建筑藝術形態(tài)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9 溫海濤;山水詩詞空間意境特征的建筑空間意境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10 周玫;建筑藝術之“象征”美學初探[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861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28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