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纏枝紋裝飾藝術特色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瓷器纏枝紋裝飾藝術特色研究
【摘要】:漢朝至元明清時期,中國瓷器纏枝紋的裝飾題材由模仿向創(chuàng)造發(fā)展,裝飾色彩由單色向多色發(fā)展,裝飾規(guī)律由統(tǒng)一向變化發(fā)展,不僅反映出纏枝紋樣的變化和發(fā)展,更映射出中國圖形藝術的裝飾歷史。文章主要立足于元明清時期展開對纏枝紋的研究,探討中國瓷器纏枝紋的裝飾特色和瓷器裝飾藝術的發(fā)展變化。
【作者單位】: 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資助(編號:12YJC760076)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J527
【正文快照】: 中國瓷器始于漢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發(fā)祥地。唐、五代南青北白,無論是瓷器的燒制技術還是造型裝飾漸趨成熟;兩宋是瓷業(yè)的大發(fā)展時期,官、哥、汝、均、定乃千古名窯;元代青花和釉里紅等新品迭出;明代繼承并發(fā)展了宋瓷傳統(tǒng),宣德、成化窯制品是其代表;清代吸取前朝瓷器眾長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肖絢;李玲;沈海云;余斌;;中國陶瓷器物色彩的符號學分析[J];陶瓷學報;2012年02期
2 周劍;張瑋;鄭乃章;;青花瓷——中國與阿拉伯文化交流的結晶[J];陶瓷學報;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軍;從考古學上談岫巖玉在中國玉文化起源中的地位與作用[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2 李花;;中西現(xiàn)代廣告?zhèn)鞑バЧ町愔幕靥轿鯷J];今傳媒;2011年07期
3 漆競舟;;論陶瓷產(chǎn)品設計的藝術特質[J];包裝工程;2007年07期
4 陳煒;;裝飾在設計與消費領域的價值新探[J];包裝工程;2007年11期
5 李婧;張杰;;西餐具包裝設計中趣味性問題研究[J];包裝工程;2007年11期
6 王艷軍;;古代美術字文化屬性探析[J];包裝工程;2010年14期
7 沈允寧;;瓷胎竹編手工技藝的制作及保護[J];長江文化論叢;2011年00期
8 朱方誠;;論中國家具結構發(fā)展之一——腿足演變[J];創(chuàng)意與設計;2011年02期
9 于宵;;淺析當代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新[J];大家;2010年14期
10 杜天蓉;曾明;;寧夏伊斯蘭教建筑裝飾紋飾研究[J];大家;2011年1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俊紅;中國家具設計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2 桂宇暉;契合與發(fā)展[D];東南大學;2005年
3 朱力;崇實厚生·回歸自我[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4 汪田明;中國龍的圖像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5 李晰;漢服論[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6 王文廣;中國古代碑之設計[D];蘇州大學;2012年
7 王偉;漢魏晉南北朝人物圖像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8 陳慶軍;承志堂的圖像[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9 薛穎;近代嶺南建筑裝飾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10 荊雷;中國當代手工藝的核心價值[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宇;清代吉祥紋樣在定制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孔元元;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在現(xiàn)代翡翠制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郝鳴;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意紋藝術符號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趙小芳;現(xiàn)代白酒酒標的視覺語匯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靜怡;當代中國轉型時期大眾服飾審美觀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6 劉芳芳;云南迪慶藏族建筑門飾藝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7 孫敏娜;云南文山壯族背帶造型與裝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8 盧璐;論中國傳統(tǒng)裝飾圖形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重生[D];北京印刷學院;2010年
9 席靜;重慶市地域性特色景觀規(guī)劃設計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0年
10 沈立瑩;羽毛在服飾中的裝飾性運用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嘉璐;說“正色”——《說文》顏色詞考察[J];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03期
2 馮先銘;青花瓷器的起源與發(fā)展[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年02期
3 李輝柄;青花瓷器的起始年代[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5年S1期
4 陳堯成,郭演儀,張志剛;歷代青花瓷器和青花色料的研究[J];硅酸鹽學報;1978年04期
5 段西克,王黔平,李如椿,劉淑賢;青花瓷的探討[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1年S1期
6 田秀淑,劉淑賢,王黔平,王瑞生;淺探青花瓷釉[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1年S1期
7 趙光林;;關于青花瓷器的起源和發(fā)展[J];景德鎮(zhèn)陶瓷;1984年S1期
8 羅學正;青花瓷產(chǎn)生與發(fā)展規(guī)律探討[J];江西文物;1990年02期
9 葛季芳;云南古代青花料和青花瓷器[J];江西文物;1990年02期
10 吳應騎;曾建琴;;永樂、宣德官窯青花瓷紋飾的伊斯蘭因素[J];美與時代(上半月);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靜;吳衛(wèi);;傳統(tǒng)纏枝紋樣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新特征[J];藝海;2011年12期
2 苗海青;丁志平;;淺論中國傳統(tǒng)纏枝紋在現(xiàn)代家紡設計中的應用[J];遼寧絲綢;2010年03期
3 吳衛(wèi);王靜;;明代纏枝紋視覺藝術形式特征探析[J];藝海;2013年04期
4 汪帆;;淺談纏枝紋的發(fā)展[J];金田(勵志);2012年08期
5 楊永波;;論明代纏枝紋藝術形式與設計思想[J];藝術教育;2013年08期
6 萬劍;;談青花瓷纏枝紋的骨骼構成藝術形式[J];陶瓷學報;2013年03期
7 萬劍;;青花瓷纏枝紋的骨骼構成形式探析[J];藝術百家;2012年S1期
8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段西慧;纏枝紋裝飾風格探析[D];東華大學;2007年
2 王靜;明代纏枝紋視覺形式語言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戴pぞ,
本文編號:1191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19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