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裝飾藝術與設計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淺析裝飾藝術與設計的關系
【摘要】:本文就裝飾在人類歷史生活中的表現以及對現代藝術發(fā)展的影響進行了初步探討。裝飾是人類的天性,是人類自身的心理需要,美術史主要是一部裝飾史。著重講述裝飾在人類歷史中的表現并通過透視現代主義設計發(fā)展到現在的歷程,分析裝飾的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
【關鍵詞】: 裝飾史 審美意義 文化意味 裝飾形式
【分類號】:TU238.2-4;J50-4
【正文快照】: 從人類藝術的誕生時,就沒有離開過“裝飾”這個名詞。人類的藝術起源與原始的裝飾有著某種不可割舍的關系。著名的美術史學者沃爾夫林就認為“美術史主要是一部裝飾史”。裝飾藝術作為人類的天性一直存在:從阿拉伯的織毯到印度的泰姬陵,再從中國春秋時代的青銅器到日本的浮世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利勇;高層建筑藝術形式與傳統(tǒng)的契合[J];城市問題;2005年05期
2 李巖;;淺析中國景觀遇到的問題[J];大家;2011年08期
3 張抗軍;;淺析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材料運用[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4 王續(xù)剛;朱榮賢;;人工自然怡人化創(chuàng)造價值探微[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王曉華;徐雷;;抽象簡潔——蒙德里安新造型主義與里特維爾德[J];大眾文藝;2010年08期
6 董松;;博物館陳列藝術設計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J];中國博物館;2007年03期
7 方黎;;經濟適用房與建筑師[J];工程與建設;2009年04期
8 林莆程;;建筑形態(tài)學與結構主義對建筑設計的啟示[J];建材世界;2012年01期
9 趙前;;也談當代建筑設計的創(chuàng)新——基于新藝術運動創(chuàng)新的思考[J];工業(yè)建筑;2011年07期
10 王濤;;合肥市建筑立面風格發(fā)展對策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瑩;;凜然,,摩天樓——城市建筑的顯性復雜與隱性矛盾的反思[A];中國建筑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酈大方;;個人行為最小空間設計——園林建筑設計課課題之一[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思聲;近代閩南僑鄉(xiāng)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觀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冷天翔;復雜性理論視角下的建筑數字化設計[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李晉;濕熱地區(qū)體育館與風壓通風的協(xié)同機制及設計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劉威;長春近代城市建筑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梁梅;中國當代城市環(huán)境設計的美學分析與批判[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6 任軍;建筑紀念性讀解[D];天津大學;2004年
7 戴明;信息化進程中建筑設計的歷史變遷[D];同濟大學;2006年
8 常志剛;基于光視空間概念的光與空間一體化設計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9 崔笑聲;消費文化時代的室內設計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6年
10 陳蔚;我國建筑遺產保護理論和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蕻;本土化體驗元素在商業(yè)地產中的構建[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欣;后兒童時代的設計[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3 殷俊潔;維歐萊—勒—杜克的修復理論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4 宋壽劍;東興經濟型酒店的改造與設計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5 蔡思;景觀設計中平面構圖的美學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葛林林;有機建筑與地域建筑的復雜性關聯初探[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7 胡新燕;世博會建筑與現代建筑發(fā)展的相互作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田浩;基于復雜適應性系統(tǒng)的建筑生成設計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張璐;解析帕拉第奧的建筑世界[D];南京大學;2011年
10 陳麗媛;光影在園林觀空間中應用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穎;;辛棄疾園林藝術探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陳立萍;;從“家”的文化意味談中國式理想住宅的廣告創(chuàng)意[J];裝飾;2009年02期
3 布正偉;;自在表現論——在各流派之間延伸的創(chuàng)作之路[J];新建筑;1988年01期
4 張伶伶;;大環(huán)境觀念下的抉擇——河南安陽體育館設計[J];新建筑;1990年01期
5 汪菁;駱高俊;;浙江園林中的文化意味[J];綠色中國;2006年09期
6 王娟;;淺析住區(qū)景觀設計的文化氛圍營造[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年12期
7 吳震陵;潘政綱;;因柔至剛——寧海縣圖書館設計札記[J];華中建筑;2008年09期
8 矯蘇平;馮娜作;;當代建筑領域的交互創(chuàng)作[J];華中建筑;2008年10期
9 傅海生;李強;;敦煌火車站設計[J];建筑學報;2009年04期
10 ;宿遷·樂府蘭庭 塑造細膩鮮明的中式建筑風格[J];城市住宅;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蕭百興;曹勁;;有意味的形式:歷史城鎮(zhèn)規(guī)劃再造的建筑空間美學方向初探[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2 孫遲;葉蒙;;中國傳統(tǒng)色彩在環(huán)境空間設計中的應用[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A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賀丹;家居“體驗”成營銷新模式[N];中國建材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鄒初紅;現代園林設計中文化內涵的探索[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62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06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