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狂想曲——為薩克斯管與管弦樂而作》版本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0-12-23 21:12
德彪西《狂想曲——為薩克斯管與管弦樂而作》是現(xiàn)今薩克斯管演奏曲目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手稿與之后的多個編輯版樂譜之間呈現(xiàn)出一些細微的差異,透過這部作品的手稿和編輯版樂譜的比較研究,更能窺見德彪西創(chuàng)作的原始意圖和作品風格,對表演具有建設性意義。本文結合歷史資料、手稿標記、編輯版樂譜、音樂分析,以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演奏中的一些問題的探討,闡釋了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表演風格。
【文章來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狂想曲》的分析
(一) 精密的結構
(二) “水”的元素
二、版本比較及差異
(一) 手稿與編輯版樂譜的對比
(二) 編輯版樂譜之間的一些差異
(三) 錯誤的時值
(四) 偏離風格的節(jié)奏
三、演奏思考
(一) 旋律表現(xiàn)
(二) 節(jié)奏偏離
(三) 聲部融合
(四) 空間意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邁爾的音樂美學分析及對音樂表演的啟示[J]. 高拂曉.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08(04)
[2]單簧管藝術史上的里程碑——談德彪西第一單簧管狂想曲[J]. 宋方,王端瑋. 音樂藝術. 1985(01)
本文編號:2934367
【文章來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8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狂想曲》的分析
(一) 精密的結構
(二) “水”的元素
二、版本比較及差異
(一) 手稿與編輯版樂譜的對比
(二) 編輯版樂譜之間的一些差異
(三) 錯誤的時值
(四) 偏離風格的節(jié)奏
三、演奏思考
(一) 旋律表現(xiàn)
(二) 節(jié)奏偏離
(三) 聲部融合
(四) 空間意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邁爾的音樂美學分析及對音樂表演的啟示[J]. 高拂曉.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08(04)
[2]單簧管藝術史上的里程碑——談德彪西第一單簧管狂想曲[J]. 宋方,王端瑋. 音樂藝術. 1985(01)
本文編號:29343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93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