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第五弦樂四重奏》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3 23:16
本文關鍵詞:卡特《第五弦樂四重奏》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卡特 第五弦樂四重奏 創(chuàng)作技法 研究
【摘要】:埃利奧特·卡特(Elliott Carter,1908一)是美國現代派作曲家的杰出代表,他的音樂以節(jié)奏復雜、速度多變、織體層次鮮明等特點而著稱于世。本文將要研究的這首《第五弦樂四重奏》是他一生中所創(chuàng)作的最后一首弦樂四重奏作品,在創(chuàng)作技法上有諸多閃光之處。對這首作品進行全面而透徹的分析對于豐富卡特音樂分析文庫以及從整體上把握卡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是有一定價值的。 本文主要由三個章節(jié)組成。第一章主要從歷史的角度入手,在橫向上對卡特的創(chuàng)作生涯進行簡要梳理,從而在更大范圍內理順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歷程。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點與核心,主要是對音樂本體進行詳盡而透徹的研究,包括對音高結構的分析、節(jié)奏與速度的分析、力度與織體的研究以及樂曲結構的分析等等。通過從宏觀上與微觀上分別對樂曲進行觀照,從而熟悉與掌握各個音樂元素在作品中的應用情況與樂曲的創(chuàng)作特色。 通過文中對卡特的這首弦樂四重奏的詳盡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卡特在他創(chuàng)作后期仍然追求創(chuàng)新與對比,但除此之外,亦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追求平靜、統(tǒng)一、融合的創(chuàng)作思路。因而,我們可以說,卡特的《第五弦樂四重奏》存在多種思路的并行,比如對比性與統(tǒng)一性、即興性與嚴謹性等等,它是一種復合的創(chuàng)作風格,而從歷史性的角度來看,它更像是對之前所創(chuàng)作的四首弦樂四重奏的一個總結。
【關鍵詞】:卡特 第五弦樂四重奏 創(chuàng)作技法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14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第一章 卡特創(chuàng)作生涯概覽10-15
- 1.1 早期創(chuàng)作11
- 1.2 創(chuàng)作的轉折點11-12
- 1.3 成熟時期的創(chuàng)作12-13
- 1.4 后期創(chuàng)作13-15
- 第二章 卡特《第五弦樂四重奏》的音高結構15-43
- 2.1 “動機音響”的運用15-35
- 2.2 音程結構的對比與統(tǒng)一35-39
- 2.3 靜態(tài)化控制39-43
- 第三章 卡特《第五弦樂四重奏》其它音樂元素分析43-72
- 3.1 節(jié)奏與速度43-58
- 3.2 音色調配58-60
- 3.3 力度安排60-65
- 3.4 織體形式65-67
- 3.5 樂曲結構特色67-72
- 結語72-75
- 參考文獻75-77
- 附錄77-78
- 后記78-8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紀德綱;;卡特“織體分層”技法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張巍;論節(jié)奏的組織與結構——卡特《木管四重奏》練習曲NO.7中節(jié)奏的分析與認識[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 張巍;試論音樂的力度結構——卡特《木管四重奏》練習曲No.7中力度的分析與認識[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4 姚盛昌;;埃利奧特·卡特音響結構中的時間和空間[J];音樂學習與研究;1987年Z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于洋;卡特音樂的時空秩序[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967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96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