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情歌》的現(xiàn)代功能
本文關鍵詞:《康定情歌》的現(xiàn)代功能
更多相關文章: 康定情歌 現(xiàn)代功能 演繹形式
【摘要】:在《康定情歌》流傳至今的幾十年時間里,人們對這首享譽海內(nèi)外的民歌做過諸多改編。經(jīng)改編演繹后的作品,大致有聲樂合唱、民樂合奏、搖滾、歌舞詩話、男女對唱、晚會版、影視版、漢語和藏語對唱版、世界著名男高音演繹版等。這些版本都在原生態(tài)"溜溜調"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音樂元素,使這一民歌呈現(xiàn)出新的活力。本文通過整理這些重新演繹的版本并進行歸類、分析,旨在探究其現(xiàn)代演繹功能,使《康定情歌》的藝術魅力得到更為全面的凸顯。
【作者單位】: 浙江麗水學院藝術學院;
【關鍵詞】: 康定情歌 現(xiàn)代功能 演繹形式
【分類號】:J605
【正文快照】: 說到《康定情歌》這首民歌,可謂是人盡皆知、耳熟能詳,其樸實的歌詞、流暢的旋律、優(yōu)美的意境令人陶醉,引人入勝。在我國56個民族中,不論其傳唱歷史還是傳唱的范圍,不論其影響的深遠還是知名度的大小,《康定情歌》都堪稱中國“第一情歌”。而且,它不僅是中國的“第一情歌”,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靜;;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中對“不朽”的精神朝圣[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2 林富麗;;愛情與城邦正義的錯置——《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悲劇新解[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孫強;;莊子與柏拉圖美學觀之比較[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4 馮香芬;;柏拉圖與孟子政治思想之比較[J];安順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吳國盛;;自然的發(fā)現(xiàn)[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石永澤;柏拉圖的“神”[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7 卞修全;;追尋西方憲法哲學的童年[J];比較法研究;2008年03期
8 楊永林;從名實之爭到言無定論——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9 崔發(fā)展;;緣情立法——中西法律中的容隱制的情感本源[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葉東惠;;回歸、提升、創(chuàng)新——從倫理層面構建“和諧體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靳鳳林;;古希臘城邦自治型社會治理模式與美德倫理[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2 ;漢語否定詞的“實質”與演變[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3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劉海龍;;傳播游戲理論再思考[A];新聞學論集(第20輯)[C];2008年
5 楊慧林;;從“差異”到“他者”——對海德格爾與德里達的神學讀解[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一輯[C];2004年
6 劉友古;;論伊拉斯謨的基督哲學及其基督教人文學研究[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八輯[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嵐;《蘇菲的世界》:多面體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緒宗剛;哲學視域下人的尊嚴及其對生命倫理學的啟示[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3 孔令俊;《管子》民本思想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0年
4 韓凌;法由道生—韓非的道法思想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振魯;詮釋學視域下柯林武德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冬莎;羅永輝琵琶作品《千章掃》音樂分析[D];河南大學;2011年
7 康迪;安哲羅普洛斯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楊書浩;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正義思想探析[D];西南大學;2011年
9 侯靈童;古希臘悲劇演員及其時代[D];南京大學;2011年
10 張乃午;藍與黃的對話[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艷林;;傳統(tǒng)民歌在當代民族聲樂中的價值和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2期
2 樊鳳愛;;分析傳統(tǒng)民歌的情感特點[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1期
3 安春振;;讓民族聲樂藝術之花開得更加鮮艷 ——聽省 民歌調演后的幾點看法[J];音樂世界;1982年12期
4 劉蕊;;傳統(tǒng)民歌歌名類說[J];中國音樂;2007年04期
5 岳炳麗;;紅河哈尼族傳統(tǒng)民歌的傳承與發(fā)展[J];民族音樂;2007年06期
6 烏蘭圖雅;;論鄂溫克族民歌的調式特點[J];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常丹丹;;傳統(tǒng)民歌與現(xiàn)代民歌的比較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12期
8 馮羿;;讓傳統(tǒng)民歌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J];大眾文藝;2011年10期
9 咚鳴;;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嗎?[J];音樂世界;1987年11期
10 網(wǎng)文;;民族歌曲,路在何方?[J];流行歌曲(藝考);2008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世民;大雅若俗融東西[N];音樂周報;2010年
2 南國都市報記者 吳雅菁 實習生 周紅艷;與激情電音的第一次親密接觸[N];海南日報;2009年
3 何勇海;“女子十二樂坊”現(xiàn)象[N];光明日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張玨娟 實習生 李莉雯;新“女子十二樂坊”會不會流于模仿[N];四川日報;2004年
5 劉亞;《科學暢想組曲》奏響奮進樂章[N];中國文化報;2008年
6 孟瑞林 屈春梅;杭錦旗迎會獻禮文化大餐“古如歌”劇本素材已敲定[N];鄂爾多斯日報;2009年
7 姬頌;“女子十二樂坊”好看更好聽[N];安徽日報;2004年
8 鄔煥慶;傳承才能“步步高”[N];中國教育報;2002年
9 林金華;《永遠的小平》永遠的愛[N];中國文化報;2004年
10 隗瑞艷;音樂劇《金沙》亮出八大看點[N];中國文化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鴻德;裕固族傳統(tǒng)民歌傳承現(xiàn)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2 張明志;裕固族傳統(tǒng)民歌與新民歌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方鸝鸝;《永遠的江南》中的民間音樂元素與演繹思考[D];南京藝術學院;2013年
4 訥榛;達斡爾族傳統(tǒng)民歌中的調式交替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5 郝宇鍇;“羌族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作品中的延展[D];四川音樂學院;2012年
6 王曉寧;“戲曲”音樂元素的運用與思考[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7 常雅娟;談古箏創(chuàng)作曲中傳統(tǒng)音樂元素的運用[D];天津音樂學院;2011年
8 趙珊珊;《河南民歌—方言與歌唱》淺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9 白潔;人口較少民族民歌傳承的民族志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10 徐樂娜;論傳統(tǒng)民歌在文化旅游中的轉型[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883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88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