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蘭英聲樂演唱藝術探析
本文關鍵詞:郭蘭英聲樂演唱藝術探析
【摘要】:郭蘭英是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她不僅在長期的藝術生涯中為大家奉獻了大量久久傳唱的民族音樂經典,而且在民族音樂的藝術創(chuàng)新與社會推廣方面成績卓著,為后人樹立了一個不朽的典范。本文擬在梳理郭蘭英藝術生涯的基礎上,對其聲樂演唱藝術進行簡要分析,旨在為民族聲樂的發(fā)展提供點滴啟示。
【作者單位】: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
【關鍵詞】: 郭蘭英 民族聲樂 演唱藝術
【分類號】:J616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紀以來,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侵入,我國的民族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幾乎陷入了西方文化的層層“包圍圈”。即使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內局勢漸趨穩(wěn)定,文化事業(yè)逐步恢復,但是民族文化的弱勢地位并沒有得到明顯改觀,甚至在某些方面有下滑的趨勢,境況委實令人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何黎麗;;從郭蘭英的演唱看中國歌劇“戲歌唱法”的藝術特征[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9期
2 趙麗娟;胡文慧;;從郭蘭英的歌唱藝術看中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J];大眾文藝;2011年06期
3 鄢麗娟;;美學情境中的現代民族聲樂審讀——兼議中國民族聲樂藝術表演美[J];湖南社會科學;2012年02期
4 殷瑰姣;李安琪;;試析中國民族唱法的發(fā)展道路——從歌劇《白毛女》喜兒角色演唱方法的變化來談[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王斐;;郭蘭英表演藝術解析——以歌劇《白毛女》為例[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秦春風;;簡析中國民族歌劇不同時期的發(fā)展狀況[J];北方音樂;2011年11期
2 陳云燕;;第一代與第四代白毛女扮演者演唱風格對比研究[J];巢湖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3 梁麗;;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風格探究[J];大眾文藝;2013年15期
4 衛(wèi)曉瓊;;于淑珍聲樂演唱藝術研究[J];大舞臺;2014年01期
5 任占忠;;王志信民族聲樂創(chuàng)作風格探析[J];大舞臺;2014年04期
6 徐娟;;從《白毛女》到《蒼原》看歌劇文化的變遷[J];黃河之聲;2009年03期
7 令狐青;;高校民族聲樂教育對多元文化的吸收及其自身演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肖暉;三個“喜兒”演唱版本的差異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文靜;三代“喜兒”演唱藝術的對比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1年
3 蔡雪媛;四代白毛女扮演者演唱風格及對中國民族聲樂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寧大光;中國民族歌劇聲樂“美聲化”趨勢的研究與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曹彥莉;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的演唱特征[D];武漢音樂學院;2009年
6 黃慧;郭蘭英演唱藝術略論[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7 陳一錚;中國民族歌劇吸收戲曲元素的發(fā)展演變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8 陳圓;歌劇《白毛女》“喜兒”四位扮演者演唱風格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余峰;論中國民族歌劇演唱風格及技巧的演變[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直愛嫵;;論民族聲樂表演的繼承與借鑒[J];大家;2010年04期
2 徐敦廣;;論當代民族聲樂的美學復歸[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趙青;牢牢把握聲樂表演藝術再創(chuàng)作的審美原則[J];音樂研究;2001年04期
4 修海林;郭蘭英的藝術道路及其成就[J];音樂研究;1995年01期
5 李同生;從郭蘭英的演唱看繼承與發(fā)展傳統問題[J];中國音樂;1981年03期
6 田丁;論聲樂表演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J];中國音樂;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岳琴;;美聲唱法下民族聲樂演唱的科學性[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2 李曉貳;關于民族聲樂演唱藝術多樣化的管見[J];人民音樂;2001年05期
3 孟妍;;民族聲樂對我國傳統舞臺表演藝術的繼承和發(fā)展[J];藝術教育;2007年02期
4 周大風;漫談字正腔圓[J];中國音樂;1983年01期
5 任風秋;略論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fā)展[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6 李健;;淺析戲曲民族聲樂藝術的比較滲透問題[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年03期
7 劉麟;彭麗媛的歌唱藝術[J];中國音樂;1998年01期
8 施啟龍;;論民族聲樂呼吸法[J];劇作家;2009年01期
9 ;《幽蘭之歌》──民族聲樂之花[J];人民音樂;1995年08期
10 陳曉;;“聲情并茂”的民族聲樂藝術作品演唱的表現處理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魏秀榮;;簡談民歌演唱藝術的美學特征[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2 董振國;;在聲樂教學中怎樣認識歌唱綜合規(guī)律的掌握[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3 史yN琳;;聲樂演唱中語言情感藝術的探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晨光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聲樂的發(fā)展要堅持多樣化審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金惠子;民族聲樂文化的優(yōu)秀傳承者——黑力[N];音樂生活報;2011年
3 石惟正;我的民族聲樂觀[N];音樂周報;2000年
4 梁占峰;唱法與審美多元化[N];音樂周報;2004年
5 天水市歌舞團 楊濤;淺談民族聲樂與民族唱法[N];天水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嚴長元 徐漣;無言求索 我心如歌[N];中國文化報;2001年
7 雨天;張曉農甘肅天水講演唱[N];音樂周報;2007年
8 首席記者 楊帆 本報記者 張向東;一次成功的紅歌盛宴[N];重慶日報;2010年
9 金鹿;黃鐘大呂中國流[N];中國文化報;2001年
10 趙世民;樹個人品牌,雕聲音商標[N];音樂周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宋祖英;我對金鐵霖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探索與實踐[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2 張強;新中國初期民族歌劇表演藝術研究(1949-1966)[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3 張雯雯;《人民音樂》與中國當代音樂批評(1950-2010)[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慧;郭蘭英演唱藝術略論[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2 趙麗娟;郭蘭英的歌唱藝術在中國民族聲樂發(fā)展中的歷史地位[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范佳春;王宏偉演唱藝術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4 袁艷;郭蘭英、才旦卓瑪、彭麗媛演唱風格及特點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9年
5 祝真?zhèn)?常香玉真假聲混合演唱藝術在民族聲樂中的運用[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6 劉粉仙;我國現階段民族聲樂的思考與探究[D];山西大學;2012年
7 同飛;論現代民族聲樂作品中傳統戲曲元素之沁潤[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8 馮倩;中國當代民族聲樂跨界演唱個案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李桂梅;試論民族聲樂與傳統戲曲演唱方法上的關系[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10 江聞;民族聲樂中普通話演唱的訓練特征[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636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86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