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肖邦對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諧謔曲體裁的拓展與革新
本文關鍵詞:論肖邦對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諧謔曲體裁的拓展與革新
【摘要】:肖邦是波蘭著名的鋼琴音樂詩人,一生的創(chuàng)作中有四首獨立體裁的鋼琴諧謔曲,這四首作品是對諧謔曲體裁的拓展與革新?梢哉f,鋼琴諧謔曲體裁是通過肖邦的創(chuàng)作而達到了頂峰。諧謔曲在肖邦的筆下不再是僅限于幽默、嬉戲的樂章而是隱含深刻復雜思想內容的大型獨立作品。 本文參考了相關名家的著作和期刊論文,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了肖邦的鋼琴諧謔曲作品。從介紹諧謔曲這一體裁以及肖邦的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入手,通過分析和比較肖邦的獨立鋼琴諧謔曲與古典主義時期以貝多芬為代表的鋼琴諧謔曲的創(chuàng)作,總結肖邦對于鋼琴諧謔曲體裁的貢獻,并發(fā)掘其藝術價值和教學價值,最終目的在于提高我們的鋼琴教學水平。 論文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章:首先概述諧謔曲體裁的淵源和特征,然后從八個方面介紹肖邦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的風格與特色,最后逐一介紹肖邦的四首鋼琴諧謔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特點。 第二章:首先介紹了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諧謔曲的發(fā)展概況,然后分析貝多芬的七首帶有諧謔曲樂章的鋼琴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并介紹其他作曲家的諧謔曲創(chuàng)作情況,最后分析比較肖邦與貝多芬的鋼琴諧謔曲。 第三章:從肖邦對諧謔曲體裁的繼承和發(fā)展兩方面總結他對諧謔曲體裁的貢獻。首先,闡述肖邦對諧謔曲體裁的繼承。其次,從曲式結構和和聲兩方面闡述肖邦對諧謔曲體裁的發(fā)展。 第四章:結合之前三章的內容進一步論述肖邦對諧謔曲體裁發(fā)展中的貢獻的再認識。首先,談肖邦對諧謔曲體裁改革的意義。其次,論述肖邦鋼琴諧謔曲的地位及價值,包括藝術價值和教學價值兩方面。
【關鍵詞】:肖邦 諧謔曲 革新 貝多芬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2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概述10-30
- 第一節(jié) 關于諧謔曲體裁的概述10-12
- 一、諧謔曲體裁的淵源10-11
- 二、諧謔曲體裁的特征11-12
- 第二節(jié) 關于肖邦12-30
- 一、肖邦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與特色12-16
- 二、肖邦鋼琴諧謔曲概述16-30
- 第二章 肖邦鋼琴諧謔曲與古典時期諧謔曲的比較分析30-42
- 第一節(jié) 古典主義時期諧謔曲的發(fā)展概況30-31
- 第二節(jié) 以貝多芬為主的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諧謔曲的研究31-39
- 一、貝多芬鋼琴諧謔曲的特點分析31-38
- 二、其他作曲家的諧謔曲作品研究38-39
- 第三節(jié) 肖邦鋼琴諧謔曲與貝多芬鋼琴諧謔曲的比較分析39-42
- 第三章 肖邦對諧謔曲體裁的貢獻42-48
- 第一節(jié) 肖邦對傳統(tǒng)諧謔曲體裁的繼承42-44
- 第二節(jié) 肖邦對諧謔曲體裁的發(fā)展44-48
- 一、混合曲式結構的運用44-45
- 二、獨出心裁的調性及和聲45-48
- 第四章 肖邦在諧謔曲體裁發(fā)展中的貢獻的再認識48-54
- 第一節(jié) 肖邦對諧謔曲體裁改革的意義48-50
- 一、增加了樂曲的容量48
- 二、表現(xiàn)深刻復雜的思想內涵48-49
- 三、獨立音樂體裁更適用于音樂會或比賽演奏49-50
- 第二節(jié) 肖邦鋼琴諧謔曲的地位及價值50-54
- 一、肖邦鋼琴諧謔曲的歷史地位與藝術價值50
- 二、肖邦鋼琴諧謔曲的教學價值50-54
- 結語54-56
- 參考文獻56-60
- 致謝60-61
- 在學期間學術成果情況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徐德貞;;從第四諧謔曲看肖邦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特征[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S1期
2 葉佳亮;;激情而深沉的《b小調諧謔曲》[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年S1期
3 汆菊;;琴音詩人 不朽肖邦——紀念偉大的波蘭鋼琴音樂家肖邦誕辰200周年[J];中外文化交流;2010年05期
4 吳曉勇;;悲憤的吶喊 深情的呼喚——肖邦《第一諧謔曲》分析[J];音樂創(chuàng)作;2007年03期
5 婁新藝;;淺談肖邦以及他的鋼琴音樂[J];大家;2010年07期
6 景作人;;天才琴女與本色肖邦[J];中國經濟周刊;2011年04期
7 馬雪梅;;就愛肖邦音樂[J];才智;2008年07期
8 劉智強;;肖邦諧謔曲的風格特征[J];云嶺歌聲;2004年07期
9 范瑩;;“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淺談肖邦音樂的民族內容[J];硅谷;2009年06期
10 楊留兵;;偉大的音樂革新者肖邦——談肖邦對鋼琴體裁的突出貢獻[J];鋼琴藝術;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胡斌;肖邦,活在當代[N];人民日報;2010年
2 許淥洋;肖邦年的中國式紀念[N];音樂周報;2010年
3 蔣曉麗;文化是國家的名片[N];文藝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吳子桐;不朽的音樂 偉大的悲情[N];中華讀書報;2010年
5 張萌;李云迪:浪漫中缺少驚喜[N];音樂周報;2003年
6 潘陽;揮之不去的巴黎情[N];信息時報;2000年
7 婁文利;潘德列茨基攜《變形》來京[N];音樂周報;2004年
8 梁全炳(作者系原中國駐波蘭大使館文化參贊);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點滴[N];中國文化報;2000年
9 張星;傅聰: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N];天津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張裕;世博舞臺薈萃世界多元文化[N];文匯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張彬;西方鋼琴前奏曲的三個重要階段[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潘瀾;席曼諾夫斯基音樂風格的演變軌跡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3 孫月;音樂意義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藝術作品的形而上學研宄[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賈晶;論肖邦對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諧謔曲體裁的拓展與革新[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效軻;肖邦四首諧謔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璐璐;肖邦《降b小調第二諧謔曲》文本與演奏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4 郭玉潔;肖邦音樂對愉悅性的表現(xiàn)方式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鄧涵月;探究肖邦的“悲”[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松珊;肖邦的“憂鄉(xiāng)之歌”[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許佳奇;肖邦降E大調夜曲(作品9之2)九個不同音響版本的速度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蔣小曦;肖邦瑪祖卡的創(chuàng)作特征與演奏分析[D];西南大學;2010年
9 何金;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10 倪俊;肖邦《瑪祖卡舞曲》和聲分析[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8229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82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