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傳統(tǒng),詮釋浪漫——拉赫瑪尼諾夫晚期鋼琴協(xié)奏曲美學風格探析
本文關鍵詞:堅守傳統(tǒng),詮釋浪漫——拉赫瑪尼諾夫晚期鋼琴協(xié)奏曲美學風格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拉赫瑪尼諾夫 鋼琴協(xié)奏曲 美學思想
【摘要】:俄羅斯浪漫派作曲家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1873-1943)的鋼琴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在其創(chuàng)作領域中占據(jù)極其重要的位置,體現(xiàn)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表現(xiàn)了一個忠實、誠摯的普通人思想感情,使聽眾極易理解和接受。本文通過對作曲家生平介紹,以及對其晚期作品《第四首鋼琴協(xié)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旋律、和聲以及曲式結構方面,去研究他晚期作品的美學風格。通過對演奏方式的解讀,試概括他的音樂品質,由此梳理總結拉赫瑪尼諾夫晚期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思想。
【作者單位】: 山東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系;劉詩昆萬象新天幼兒園;
【關鍵詞】: 拉赫瑪尼諾夫 鋼琴協(xié)奏曲 美學思想
【基金】:2013年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藍色經(jīng)濟區(qū)文化產(chǎn)業(yè)特征與發(fā)展研究》(J13WJ51) 2013年青島市雙百調研工程課題《青島市文化遺產(chǎn)保護研究及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調研分析》(2013-C-08) 2013年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大學文化引領地方區(qū)域文化發(fā)展建設研究”(2013RKB01149) 2013年山東科技大學群星計劃項目“新經(jīng)濟時代理工科院校音樂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研究”(qx2013365)階段研究成果
【分類號】:J624.1
【正文快照】: 拉赫瑪尼諾夫是俄羅斯最杰出的鋼琴家之一,在作曲和指揮領域也成就顯著。他創(chuàng)作的獨特性一直延續(xù)到今天,音樂具有幻想性和悲劇性的特質,美妙的旋律、強烈的震撼力。他晚期作品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與時代精神,在創(chuàng)作中他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與革新的統(tǒng)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范曉玲;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的獨特性[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畢麗君;;關于拉赫瑪尼諾夫音樂中民族性與悲劇性的研究[J];藝術探索;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岳;;如何學習和演唱外國藝術歌曲[J];北方音樂;2011年11期
2 李潔;;淺談十九世紀意大利歌劇[J];才智;2008年08期
3 王放歌;;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體裁的美學特征[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4 葛秀玲;;舒曼藝術歌曲中的美學思想及其文化闡釋——以《詩人之戀》為例[J];成功(教育);2009年04期
5 廖賜麟;;論合唱中人聲音響的選擇與變化[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6 鄭悅文;;中等藝術學校學生學習文化課動機的研究——以天津音樂學院附中為例[J];大家;2010年02期
7 賈超;;淺析拉赫瑪尼諾夫《降B大調鋼琴前奏曲》[J];大連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8 王小琴;;西方音樂倫理思想的梳理與反思[J];道德與文明;2011年04期
9 王樹楠;;淺析鋼琴演奏中情感體驗的重要性[J];大舞臺;2011年01期
10 吳媛媛;;論浪漫主義音樂中的情感美學[J];大舞臺;2011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曉冬;感性智慧的思辨歷程[D];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
3 周雪豐;鋼琴音樂的力度形態(tài)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4 黃永健;藝術文化論—藝術在文化價值系統(tǒng)中的位置[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5 李姝;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李妍妍;盧梭美學思想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7 覃江梅;音樂教育哲學的審美范式與實踐范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高拂曉;期待與風格[D];中央音樂學院;2007年
9 軒小楊;先秦兩漢“和”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10 姜桂萍;藝術表現(xiàn)力在藝術評分類項目中的競技價值及其培養(yǎng)[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臨舒;巴赫《恰空舞曲》四個音響版本表演創(chuàng)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鄭婷婷;舒曼聲樂套曲《婦女的愛情與生活》的藝術特征及教學演繹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姜音;庫夏科夫《春天組曲》曲式、和聲及演奏技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孟曉;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徐千子;論音樂接受心理[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筱艾;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鋼琴部分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崔源;肖邦、德彪西、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的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朱瑞雪;指尖下的吉普賽音樂[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9 姚益鋒;西方音樂的擴散[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10 王楊;由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管窺浪漫主義音樂的情感美學追求[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力;拉赫瑪尼諾夫的死亡情結[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H.勛伯格;鄒彥;;俄羅斯大師:拉赫瑪尼諾夫[J];音樂愛好者;2006年02期
3 王嘉;;曠野呼告 拉赫瑪尼諾夫音樂悲劇之源[J];音樂愛好者;2006年03期
4 雷濟菁;;春潮涌動的力量——品味拉赫瑪尼諾夫的浪漫曲《春潮》[J];藝海;2006年02期
5 史小亞;;悲歌雋永 浪漫永恒——從演奏拉赫瑪尼諾夫《悲歌》三重奏談起[J];音樂天地;2006年09期
6 盛瑞強;;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淺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張可駒;;“偉大的鋼琴家”系列:拉赫瑪尼諾夫錄音遺產(chǎn)[J];音樂愛好者;2007年05期
8 朱曉蓓;;簡述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 作品39 之1[J];藝術教育;2008年08期
9 臧歡;;拉赫瑪尼諾夫二十世紀初浪漫組曲賞析[J];福建藝術;2008年05期
10 孫芳;;春天終究會破冰而來——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賞析[J];民族音樂;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逖;所有聆聽蒼老的耳朵皆為天涯游子淚[N];音樂生活報;2010年
2 許淥洋;評王羽佳最新拉赫瑪尼諾夫專輯[N];音樂周報;2011年
3 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 劉暢;力量之路[N];中國藝術報;2013年
4 卜大煒;國交美國巡演迎來“開門紅”[N];中國藝術報;2013年
5 國苑;第六屆北京國際戲劇·舞蹈演出季全面展開[N];中國藝術報;2008年
6 楊大林;悲愴的展開[N];音樂周報;2002年
7 周銘孫;鋼琴才俊的新起點[N];音樂周報;2006年
8 紫茵;山的雄奇 水的柔曼[N];音樂周報;2007年
9 張樂;彰顯鋼琴魅力的激情[N];音樂周報;2011年
10 詩余;美女鋼琴家與狼共舞[N];音樂周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彥斌;論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作品中的悲劇性[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玨;拉赫瑪尼諾夫的浪漫曲創(chuàng)作[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3 孟曉;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筱艾;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鋼琴部分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梅芳;拉赫瑪尼諾夫音樂中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芳;論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作品中的“鐘聲”情節(jié)[D];西安音樂學院;2008年
7 丁璐;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的演唱與教學的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10年
8 張叢叢;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演奏分析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趙艷娜;拉赫瑪尼諾夫三首浪漫曲的分析與演唱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年
10 溫宇川;通過歷史錄音研究拉赫瑪尼諾夫的演奏藝術[D];天津音樂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6877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68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