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音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及音樂特色
本文關鍵詞:《維吾爾音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及音樂特色
更多相關文章: 《維吾爾音詩》 創(chuàng)作技巧 創(chuàng)作風格 音樂特色
【摘要】:《維吾爾音詩》是由著名作曲家劉nr創(chuàng)作的一部氣勢磅礴的音樂史詩,其音樂大氣磅礴、灑脫率真,極具深邃的情感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本文結合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深入分析了其中的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和音樂特色,以期為當前的音樂創(chuàng)作指明方向。
【作者單位】: 黃河科技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維吾爾音詩》 創(chuàng)作技巧 創(chuàng)作風格 音樂特色
【分類號】:J605
【正文快照】: 一、《維吾爾音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維吾爾音詩》,原名《沙迪爾傳奇》,是一部反映維吾爾族民間傳奇的音樂作品,該部作品緬懷了維族英雄沙迪爾的種種事跡,并于2001年首屆“金鐘獎”比賽中榮獲銀獎,是當時八部銀獎作品中唯一的一部民樂作品。這部作品誕生于1989-1990年間,當時作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吉提;;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理性思考——劉nr作品音樂會有感[J];人民音樂;2011年01期
2 宋瑾;;云水間之思——劉nr作品音樂會隨想[J];人民音樂;2011年01期
3 明言;;“火車”轟鳴“阿佤山”——對劉nr的音樂史學研究[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芳;;中國鋼琴藝術發(fā)展脈絡之我見[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李鋒;左建新;;從文化視角看中國的“新民樂”[J];河北學刊;2009年05期
3 韓曉霞;;唱歌要有情[J];黃河之聲;2010年23期
4 白雨虹;;丁善德鋼琴曲《節(jié)日舞》的可聽性與可彈性[J];黃河之聲;2011年12期
5 武雅蓉;;論中國當代交響作品中的民族性[J];黃河之聲;2011年16期
6 邵瑩;;流行樂壇“西北風”與“中國風”現象之比較[J];黃河之聲;2012年03期
7 豆軍紅;;馬可《陜北組曲》的藝術特色[J];黃河之聲;2012年05期
8 康樂;;“文革”期間中國小提琴音樂民族化問題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周小云;;新民樂的繼承與發(fā)展之路[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曹靜;;漫談中國鋼琴藝術的發(fā)展脈絡[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湯旭梅;;“當代北京歌曲”的社會學分析及其發(fā)展進程初探[A];北京學研究文集2006[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紅宇;福建鋼琴音樂發(fā)展歷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然;社會學視域下的中蘇音樂交流[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寶龍;20世紀下半葉新疆地區(qū)的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4 劉貞銀;東亞三國近現代音樂變遷的比較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5 祝欣;敘述的交響[D];河南大學;2009年
6 楊和平;譚盾歌劇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7 趙云;文化視域中的中國當代鋼琴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梅;20世紀下半葉新疆地區(qū)歌劇創(chuàng)演及其音樂概論[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9 連峗;中國特殊音樂教育:歷史與現狀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10 張應華;全球化背景下貴州苗族音樂傳播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瑩;俄蘇群眾歌曲在中國的傳播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耿蕾;后現代音樂思潮及其對中國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顧娜;新世紀(近十年)中國歌劇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藝術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晏文;黎英海歌曲選集[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高yN蔚;新中國電影音樂風格的流變[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6 蒿佳杭;試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鋼琴藝術之文化特征[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占祺;對鋼琴協(xié)奏曲《走進新時代》中鋼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麗娟;中國民族聲樂發(fā)展的時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9 馬盛楠;中國笙樂的現代開拓者[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晶晶;歌曲集《戰(zhàn)地新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吳春福;;氣壯山河的交響——評劉nr新作《山河回響》(三峽)[J];人民音樂;2006年06期
2 景作人;;樂聲激蕩 山河涌動——傾聽作曲家劉nr新作《三峽回響》[J];中國三峽建設;2006年02期
3 樊愉;;音符的思索 聲響的敘述——聽劉nr的《交響狂想詩——為阿佤山的記憶》[J];音樂愛好者;1991年04期
4 ;作曲獲獎專業(yè)戶劉nr[J];音樂愛好者;2001年09期
5 蔡喬中;交響詩篇《土樓回響》的創(chuàng)作研究(上)[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6 蔡喬中;交響詩篇《土樓回響》的創(chuàng)作研究(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玲周;;淺析舒曼藝術歌曲《林中問答》[J];大眾文藝;2010年11期
2 林國花;;論音樂特色的形成[J];大家;2011年07期
3 郭瑞玫;;論古箏藝術中的審美體現[J];大舞臺;2011年07期
4 Rene;;2008 MAXELL校園創(chuàng)意音樂大賽京津賽區(qū)決賽落幕[J];廣播歌選;2008年12期
5 林濤;;廣西民族音畫《八桂大歌》的音樂特色[J];藝術探索;2009年03期
6 肖楠;;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樂曲分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0年10期
7 楊予野;;關于喬派墜子的音樂特色[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85年02期
8 梁瑾;;《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的音樂結構與特色[J];莆田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王效軻;;淺析肖邦諧謔曲的音樂特色[J];歌海;2009年04期
10 張紅革;;中西方音樂特色形成的原因[J];中國西部科技;2009年3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郝向明;;農村音樂工作的思考[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2 郝向明;;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民族特色[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3 段珍蓮;;淺談大通“花兒”與老爺山花兒會[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德宏州民族歌舞團 孔會英;景頗族目瑙縱歌的音樂特色[N];云南經濟日報;2010年
2 范忠東;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音樂特色[N];音樂周報;2003年
3 李魏;“音樂之島”將奏華彩樂章[N];中國文化報;2006年
4 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 張運;音樂教學誤區(qū)之反思[N];音樂周報;2008年
5 毛公強;青島全力打造“音樂之島”[N];中國文化報;2005年
6 李芮;誰來傳唱千年“達斯坦”?[N];西部時報;2008年
7 龍飛邋孔延庚;俄羅斯音樂之父格林卡[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張蕾;青島交響樂團西北“拉練”[N];音樂周報;2009年
9 張嵐;云嶺飛出“一窩雀”[N];云南日報;2004年
10 劉程遠 潘力峰;淺析《畬家謠》創(chuàng)作之意義、特點和經驗[N];麗水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娟;河南駐馬店民歌的音樂特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米永盈;《九歌》音樂特色之文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徐斐;淺析大型情景交響樂《木蘭詩篇》的音樂特色[D];云南藝術學院;2010年
4 趙宴會;蘇北趙莊嗩吶班音樂文化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潔;僮子戲音樂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趙士瑋;蘇北睢寧縣嗩吶班調查與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6年
7 錢至美;論門德爾松《無詞歌》的音樂與演奏特色及教學意義[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8 劉霄;巴托克鋼琴組曲《在戶外》的音樂特色與演奏探索[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9 常露;淺析大型情景交響樂《木蘭詩篇》[D];河南大學;2009年
10 孫晴;福列夜曲的音樂特色及演奏技巧分析[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6605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66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