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套曲《子夜四時歌》演唱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6 09:43
優(yōu)秀的作曲家金湘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他所創(chuàng)作的首部歌劇《原野》受到了國內外許多好評,并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金湘不僅在歌劇方面有突出成就,在古詩詞創(chuàng)作方面也很有成就。他所創(chuàng)作的《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在充滿了古風色彩的同時又有著豐富的旋律織體,實現(xiàn)了古人和今人的跨時空合作。本文不僅對該套曲的歌詞、背景和曲式做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從分析中進一步了解該套曲的藝術情景和演唱目標,而且在實踐方面也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探索。本文著重就套曲的演唱目標、重點難點,結合自身學習過程所涉及到的氣息、咬字、音色等方面問題進行實踐研究,并對整首套曲的藝術表現(xiàn)、情感的表達、音樂風格和鋼琴伴奏開展了相關實踐探索。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概述
第一節(jié) 《子夜四時歌》簡介與詩詞賞析
第二節(jié) 《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音樂分析
第二章 《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演唱目標及重點難點
第一節(jié) 字正腔圓
第二節(jié) 情感貼切
第三節(jié) 演唱與伴奏和諧默契
第四節(jié) 景情結合、虛實結合
第三章 《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演唱實踐研究
第一節(jié) 氣息技術運用
第二節(jié) 吐字咬字方法
第三節(jié) 音色音量調控
第四節(jié) 歌唱管道建立
第五節(jié) 演唱的心理與歌唱的投情
結論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市井到宮廷:自下而上導向的詩歌思潮——以蕭衍擬作《子夜四時歌》為例[J]. 劉梅.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7(05)
[2]聲樂藝術指導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方法論[J]. 李妙璇. 黃河之聲. 2016(06)
[3]蔣英的聲樂觀及聲樂教學方法論研究——兼論蔣英的藝術人格[J]. 汪長明. 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2012(03)
[4]蔣英的聲樂觀及聲樂教學方法論[J]. 汪長明. 榆林學院學報. 2012(03)
[5]聲樂藝術教學方法論[J]. 張瓊. 大舞臺. 2010(09)
[6]論南朝樂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J]. 劉慶秀.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09(07)
[7]論南朝民歌對文人詩的影響[J]. 伍雙林.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08(05)
[8]樂府詩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百態(tài)[J]. 劉新文,孫瑞華. 唐山學院學報. 2008(05)
[9]聲樂教學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究[J]. 吳蓉. 科技資訊. 2007(07)
[10]淺釋聲樂教學藝術與方法論[J]. 李小平. 陰山學刊. 2005(06)
碩士論文
[1]金湘《子夜四時歌》和聲研究[D]. 黃向南.燕山大學 2014
[2]金湘聲樂套曲《子夜四時歌》的鋼琴伴奏分析[D]. 張倩.沈陽音樂學院 2014
[3]“母語”文化與音樂風格形成的理論考察[D]. 謝燕.西安音樂學院 2012
[4]金湘聲樂套曲《子夜四時歌》的作品分析與歌唱研究[D]. 周微微.南京師范大學 2011
[5]論聲樂文學的體裁風格[D]. 李汶瑾.西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10270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概述
第一節(jié) 《子夜四時歌》簡介與詩詞賞析
第二節(jié) 《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音樂分析
第二章 《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演唱目標及重點難點
第一節(jié) 字正腔圓
第二節(jié) 情感貼切
第三節(jié) 演唱與伴奏和諧默契
第四節(jié) 景情結合、虛實結合
第三章 《子夜四時歌》聲樂套曲演唱實踐研究
第一節(jié) 氣息技術運用
第二節(jié) 吐字咬字方法
第三節(jié) 音色音量調控
第四節(jié) 歌唱管道建立
第五節(jié) 演唱的心理與歌唱的投情
結論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市井到宮廷:自下而上導向的詩歌思潮——以蕭衍擬作《子夜四時歌》為例[J]. 劉梅.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7(05)
[2]聲樂藝術指導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方法論[J]. 李妙璇. 黃河之聲. 2016(06)
[3]蔣英的聲樂觀及聲樂教學方法論研究——兼論蔣英的藝術人格[J]. 汪長明. 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2012(03)
[4]蔣英的聲樂觀及聲樂教學方法論[J]. 汪長明. 榆林學院學報. 2012(03)
[5]聲樂藝術教學方法論[J]. 張瓊. 大舞臺. 2010(09)
[6]論南朝樂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J]. 劉慶秀.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09(07)
[7]論南朝民歌對文人詩的影響[J]. 伍雙林.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08(05)
[8]樂府詩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百態(tài)[J]. 劉新文,孫瑞華. 唐山學院學報. 2008(05)
[9]聲樂教學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究[J]. 吳蓉. 科技資訊. 2007(07)
[10]淺釋聲樂教學藝術與方法論[J]. 李小平. 陰山學刊. 2005(06)
碩士論文
[1]金湘《子夜四時歌》和聲研究[D]. 黃向南.燕山大學 2014
[2]金湘聲樂套曲《子夜四時歌》的鋼琴伴奏分析[D]. 張倩.沈陽音樂學院 2014
[3]“母語”文化與音樂風格形成的理論考察[D]. 謝燕.西安音樂學院 2012
[4]金湘聲樂套曲《子夜四時歌》的作品分析與歌唱研究[D]. 周微微.南京師范大學 2011
[5]論聲樂文學的體裁風格[D]. 李汶瑾.西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102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361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