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晚期生活與音樂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1-12-15 22:56
眾所周知,路德維西·馮·貝多芬(1770—1827),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鋼琴演奏家,其一生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尤其對古典音樂體裁的創(chuàng)新貢獻極大,同時又發(fā)展了奏鳴曲和交響樂的曲式結構,被后人稱為"交響樂之王""樂圣"。在他短暫的生命中創(chuàng)作出了豐富而又偉大的音樂作品,不同的時期都有其不盡相同的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尤其是后期晚年的藝術作品達到了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巔峰。因此,分析貝多芬晚期藝術作品的特點和創(chuàng)作動機,對鑒賞其音樂作品具有極大的參考意義。
【文章來源】:當代音樂. 2020,(06)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貝多芬藝術創(chuàng)作歷程
(一)早期音樂創(chuàng)作
(二)中期音樂創(chuàng)作
(三)晚期音樂創(chuàng)作
二、貝多芬晚期藝術創(chuàng)作特點
(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二)具有哲學思維
(三)具有強烈的宗教意味
三、貝多芬晚期音樂創(chuàng)作變化
(一)結構思維的變化
(二)形式與形態(tài)的變化
(三)力度與速度的變化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析貝多芬《田園奏鳴曲》的藝術風格及演奏技巧[J]. 高桐. 黃河之聲. 2019(22)
[2]永恒的回蕩——歐洲古典音樂杰作中的生命意識[J]. 邱晞. 美與時代(下). 2019(11)
[3]哲人樂圣貝多芬[J]. 林地. 黑龍江糧食. 2019(04)
[4]試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與其交響曲的共性[J]. 倪曉云,陳超穎.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1)
[5]淺析貝多芬音樂創(chuàng)作的風格特點及意義[J]. 姜濤.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5(02)
本文編號:3537295
【文章來源】:當代音樂. 2020,(06)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貝多芬藝術創(chuàng)作歷程
(一)早期音樂創(chuàng)作
(二)中期音樂創(chuàng)作
(三)晚期音樂創(chuàng)作
二、貝多芬晚期藝術創(chuàng)作特點
(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二)具有哲學思維
(三)具有強烈的宗教意味
三、貝多芬晚期音樂創(chuàng)作變化
(一)結構思維的變化
(二)形式與形態(tài)的變化
(三)力度與速度的變化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析貝多芬《田園奏鳴曲》的藝術風格及演奏技巧[J]. 高桐. 黃河之聲. 2019(22)
[2]永恒的回蕩——歐洲古典音樂杰作中的生命意識[J]. 邱晞. 美與時代(下). 2019(11)
[3]哲人樂圣貝多芬[J]. 林地. 黑龍江糧食. 2019(04)
[4]試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與其交響曲的共性[J]. 倪曉云,陳超穎.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1)
[5]淺析貝多芬音樂創(chuàng)作的風格特點及意義[J]. 姜濤.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5(02)
本文編號:35372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353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