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重奏作品《秋望》創(chuàng)作及演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14:20
古箏是中國傳統(tǒng)民族樂器,因其優(yōu)美的音色、多樣的演奏技法、豐富的舞臺表現力與感染力而越來越受到關注。隨著演奏技法的不斷突破,其演奏形式也變得愈加豐富多樣,重奏這一演奏形式被更加廣泛地運用到現代箏樂演奏當中。本文擬對古箏重奏作品《秋望》的創(chuàng)作及演奏進行研究,以古箏重奏現狀研究為論述基礎,進而對現代古箏重奏演奏形式進行解讀并對古箏重奏作品發(fā)展現況做出概述。運用文獻研究法,學科交叉研究法,音樂分析法等方法對古箏重奏曲《秋望》進行創(chuàng)作分析研究,通過對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音樂語言分析,挖掘重奏作品《秋望》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征,并從人文內涵、音響效果以及地域性音樂特點等方面對其藝術特征做出具體論述。在對作品創(chuàng)作細致分析基礎上展開了演奏分析,筆者結合自身實際演奏經驗從演奏中的要點入手對左手音韻處理與聲部之間配合這兩方面進行了指導性分析。通過對重奏作品《秋望》的全面剖析,筆者對古箏重奏作品發(fā)展現狀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創(chuàng)作適應不同演奏能力人群的古箏重奏作品,加大對地方性傳統(tǒng)性音樂素材挖掘與傳承,共同促進古箏重奏演奏形式走向繁榮是古箏藝術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3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古箏重奏現狀概述
第一節(jié) 歷代古箏演奏形式分析
第二節(jié) 古箏重奏作品發(fā)展概述
第二章 古箏重奏《秋望》文本創(chuàng)作分析
第一節(jié) 《秋望》作曲家及創(chuàng)作背景
第二節(jié) 《秋望》創(chuàng)作音樂語言分析
第三節(jié) 《秋望》創(chuàng)作藝術特征分析
第三章 古箏重奏《秋望》演奏分析
第一節(jié) 左手音韻處理
第二節(jié) 聲部之間配合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相關成果發(fā)表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古箏重奏作品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作[J]. 董凌凡. 黃河之聲. 2013(09)
[2]區(qū)域文化生態(tài)中的陜西戲曲[J]. 陳慧雯.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12(03)
[3]淺析秦箏重奏、齊奏[J]. 雷華. 大眾文藝(理論). 2009(04)
[4]秦箏與陜西地方戲曲[J]. 邱玥. 音樂天地. 2005(08)
[5]探本窮源——論長安古樂之“古”[J]. 馮亞蘭.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05(02)
[6]陜西箏曲及其調式音階[J]. 曲云.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1996(04)
[7]論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保存和發(fā)展[J]. 黃翔鵬. 中國音樂學. 1987(04)
碩士論文
[1]試論音樂在儒家倫理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D]. 吳思雨.西安音樂學院 2015
[2]周煜國箏樂作品探微[D]. 曲明明.西安音樂學院 2014
[3]中阮協(xié)奏曲《山韻》的創(chuàng)作及教學問題研究[D]. 陳思璐.上海音樂學院 2014
[4]“重奏訓練”在高師民族器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D]. 侯小林.河北師范大學 2011
[5]陜西箏派箏曲風格特徵及技術、技巧、技藝的運用[D]. 卜晉雯.西安音樂學院 2010
[6]長安古樂的傳承研究[D]. 丁靜.西安音樂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206520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3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古箏重奏現狀概述
第一節(jié) 歷代古箏演奏形式分析
第二節(jié) 古箏重奏作品發(fā)展概述
第二章 古箏重奏《秋望》文本創(chuàng)作分析
第一節(jié) 《秋望》作曲家及創(chuàng)作背景
第二節(jié) 《秋望》創(chuàng)作音樂語言分析
第三節(jié) 《秋望》創(chuàng)作藝術特征分析
第三章 古箏重奏《秋望》演奏分析
第一節(jié) 左手音韻處理
第二節(jié) 聲部之間配合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相關成果發(fā)表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古箏重奏作品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作[J]. 董凌凡. 黃河之聲. 2013(09)
[2]區(qū)域文化生態(tài)中的陜西戲曲[J]. 陳慧雯.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12(03)
[3]淺析秦箏重奏、齊奏[J]. 雷華. 大眾文藝(理論). 2009(04)
[4]秦箏與陜西地方戲曲[J]. 邱玥. 音樂天地. 2005(08)
[5]探本窮源——論長安古樂之“古”[J]. 馮亞蘭.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05(02)
[6]陜西箏曲及其調式音階[J]. 曲云.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1996(04)
[7]論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保存和發(fā)展[J]. 黃翔鵬. 中國音樂學. 1987(04)
碩士論文
[1]試論音樂在儒家倫理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D]. 吳思雨.西安音樂學院 2015
[2]周煜國箏樂作品探微[D]. 曲明明.西安音樂學院 2014
[3]中阮協(xié)奏曲《山韻》的創(chuàng)作及教學問題研究[D]. 陳思璐.上海音樂學院 2014
[4]“重奏訓練”在高師民族器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D]. 侯小林.河北師范大學 2011
[5]陜西箏派箏曲風格特徵及技術、技巧、技藝的運用[D]. 卜晉雯.西安音樂學院 2010
[6]長安古樂的傳承研究[D]. 丁靜.西安音樂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2065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320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