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退隱與意義重建:探討馬勒悲劇交響曲的藝術(shù)演繹
發(fā)布時間:2021-01-26 21:44
<正>這是一部狂暴紛亂、殘酷絕望的作品,充滿了恐怖的音響細(xì)節(jié)和曖昧不清的樂段,尤其是那個驚世駭俗、長達半個多小時的末樂章,無論對于演出的樂團還是聆聽的聽眾都是一場心理考驗……一2019年10月15日之夜,在著名指揮里卡多·夏依(Riccardo Chailly)的帶領(lǐng)下,琉森音樂節(jié)管弦樂團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為聽眾演奏了馬勒第六交響曲"悲劇"。國內(nèi)許多嚴(yán)肅音樂的聽眾在演出之前就已滿懷期待,反復(fù)交流這部獨特的作品。演出之后,各種樂評也從不同角度熱議這場音樂盛宴;叵胧畮啄昵,這位創(chuàng)作期主要在一百多年前的奧地利作曲家的
【文章來源】:上海藝術(shù)評論. 2019,(0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馬勒第二交響曲》第五樂章中合唱片段的作品分析及指揮分析[D]. 莫瑋嘉.上海音樂學(xué)院 2020
本文編號:3001863
【文章來源】:上海藝術(shù)評論. 2019,(06)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馬勒第二交響曲》第五樂章中合唱片段的作品分析及指揮分析[D]. 莫瑋嘉.上海音樂學(xué)院 2020
本文編號:3001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300186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