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復制時代下的音樂變遷
發(fā)布時間:2020-12-29 09:24
本雅明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分析藝術問題,著寫了《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一書。本文以書中的"機械復制"、藝術品"光韻"消失、"價值的變化"和藝術"大眾化"的觀點為研究方向,探究機械復制時代下音樂藝術的發(fā)展。該書的本雅明根據復制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攝影與電影技術的不斷提高、藝術的傳播方式、途徑的變化等揭示了藝術變革的必然性。復制技術為大眾音樂的傳播與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持,現(xiàn)如今網絡的發(fā)展更是將大眾音樂發(fā)展到了頂峰。
【文章來源】:黃河之聲. 2020年11期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解讀《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
二、復制時代下走向大眾的音樂
(一)口傳心授與舞臺傳播
(二)樂譜復制的時代
(三)留聲機與唱片的問世
(四)稍縱即逝的無線電廣播音樂
(五)網絡傳播
三、音樂“大眾化”
本文編號:2945408
【文章來源】:黃河之聲. 2020年11期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解讀《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
二、復制時代下走向大眾的音樂
(一)口傳心授與舞臺傳播
(二)樂譜復制的時代
(三)留聲機與唱片的問世
(四)稍縱即逝的無線電廣播音樂
(五)網絡傳播
三、音樂“大眾化”
本文編號:2945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94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