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校園民謠的興衰及其原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7-09 18:13
【摘要】:大陸校園民謠作為涵蓋了人文與激情元素的校園藝術(shù),它具備極高的文學鑒賞力和聽覺、視覺審美力,是一種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校園精神。大陸校園民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經(jīng)歷了極度興盛,到迅速衰落,如今大陸校園民謠依舊沒能再現(xiàn)輝煌,甚至被人們忽視、遺忘,對于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及原因的分析是一項需要長期且深入研究的課題。 校園民謠是大陸流行音樂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大陸校園民謠是根植于校園文化、校園生活之中,是一種以當代大中專院校的學生為主自我創(chuàng)作的反映校園生活、歌詞自然樸實、旋律清新明朗、抒發(fā)情感的創(chuàng)作型流行歌曲。1994年,大陸校園民謠極度盛行,在社會上掀起了一陣“校園民謠熱”。究其原因,與臺灣校園音樂、歐美流行音樂及大陸原創(chuàng)音樂的影響有關(guān),而且由于其清新明快帶有懷舊風格的音樂形式與以往流行音樂風格的不同迎合了當時大眾的審美趣味,一經(jīng)推廣就迅速流行開來。然而好景不長,大陸校園民謠從1995年開始迅速衰落,時至今日,大陸校園民謠依舊沒能再現(xiàn)光芒。筆者分析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其自身、創(chuàng)作者和演唱者的缺陷;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和受眾角色的移位;文化傳播媒介的改變;還有當代大陸青年的亞文化特征、大眾審美的視覺化和審美文化的開放性共同瓦解了大陸校園民謠。 通過研究,作者認為:大陸校園民謠的興盛與否,標志著一個時代大學生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它對當今的大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大陸校園民謠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藝術(shù),很多人都在期待它的復興。本文通過對其興衰原因的分析,探討其發(fā)展趨勢,認為它的復興也無不可能。校園、網(wǎng)絡、文化公司三管齊下,有機的結(jié)合不失為一條推廣大陸校園民謠并續(xù)寫大陸校園民謠輝煌的切實可行的途徑。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09.2
本文編號:2747812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09.2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星星;大陸校園民謠與臺灣校園民歌比較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478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74781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