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斯特的藝術成就與創(chuàng)新精神
[Abstract]:Liszt, as the organizer of the composer, the conductor, the teacher and the music event, took up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19th-century European art life and was "the king of the piano" by people. He has an extraordinary skill in the piano, such as an infatuated deductive style and a spirit of innov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作者單位】: 泰山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6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蜀婷;;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音樂與演奏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2 熊旭;;貝多芬《月光》第三樂章演奏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1期
3 王翠華;;李斯特藝術歌曲的和聲特色[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4 楊揚;;淺談鋼琴學習中的手指練習[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5 胡欣婷;;全面的音樂素質(zhì)在鋼琴學習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9期
6 王卉;;印象主義作曲家德彪西——兼論德彪西鋼琴作品的主要創(chuàng)作手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張薇;;一輪明月 兩種情感——評析《平湖秋月》與《二泉映月》[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8 石娟;論內(nèi)心歌唱與鋼琴演奏[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李宗芝;;淺談鋼琴改編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演奏技巧及情感表達[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5期
10 董云秋;;肖邦練習曲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驚鴻;;論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教育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余小信;;鋼琴學習的“啟智”功能何以真正體現(xiàn)[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彬;西方鋼琴前奏曲的三個重要階段[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任怡;象征與超越[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3 孫紅杰;飾變·混合·解構[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4 趙云;文化視域中的中國當代鋼琴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建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林正梅;20世紀50--80年代中韓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閻顥瑩;門德爾松鋼琴音樂的多元性[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彭晶;桑桐《民歌主題鋼琴小曲九首》的藝術價值和當代意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蒿佳杭;試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鋼琴藝術之文化特征[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麻蕾;唯物辯證法在鋼琴教學與演奏中的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曦;論由中國民歌改編鋼琴曲的創(chuàng)作與教學[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榮;邢臺市兒童鋼琴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卓;積極品質(zhì)對鋼琴成績的影響及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滕麗民;新疆民族音樂風格鋼琴作品的分析與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明瑜;諾曼·萊博雷克特;;李斯特的最后一首協(xié)奏曲[J];樂器;1985年02期
2 徐言;鋼琴之王的鋼琴協(xié)奏曲——介紹李斯特的第一、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和幾張上榜CD片[J];視聽技術;1997年03期
3 蔣光宇;妙薦[J];中國人才;2001年07期
4 謝穎;聚首浪漫 借譜還情的專家齊夫勞[J];音樂愛好者;2001年09期
5 王玉北;;哲理智慧小品[J];同學;2003年03期
6 孫穎迪;;孫穎迪談比賽[J];鋼琴藝術;2006年05期
7 ;福朗茲·李斯特[J];黃河之聲;2007年22期
8 楊娜;;由電影《李斯特狂想曲》說起[J];大舞臺;2008年02期
9 肖復興;;貝多芬肖像畫[J];讀者(原創(chuàng)版);2007年07期
10 董璐;;李斯特鋼琴大師班的影響[J];鋼琴藝術;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慧;;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通過變式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2 岳喜玲;;加入WTO后,以創(chuàng)新精神做好新時期檔案工作[A];檔案工作應對入世挑戰(zhàn)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2年
3 鄭永彪;;中國高校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的若干思考[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王世山;;大學生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實踐[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C];2008年
5 羅海藩;;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的能力[A];研究領導科學 實現(xiàn)科學領導[C];2008年
6 汪勝;韓丹;甘麗;王文挺;劉慧浪;刁芳明;覃星奎;;重復諾貝爾獎獲得者實驗 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生理研究生[A];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7 高信芳;;由安徽的高新企業(yè)談引智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A];紀念鄧小平《利用國外智力和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談話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8 湯梁;;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4年
9 李可;;論鄭和的創(chuàng)新精神[A];2005:歷史的輝煌——紀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護國運動90周年[C];2005年
10 張景林;;淺談小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教育的關鍵在于“授之以漁”[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1年
2 楊家安(東北師大美術系);創(chuàng)新精神: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N];光明日報;2000年
3 饒燕文;讓創(chuàng)新精神成為促進部隊建設的“催化劑”[N];解放軍報;2001年
4 茍慧智;和諧電力建設需要創(chuàng)新精神[N];中國電力報;2006年
5 記者 安勇龍;獨特理念和創(chuàng)新精神成就賽靈思[N];中國電子報;2007年
6 特派記者 趙歧陽 李萍 廖慶凌;以創(chuàng)新精神開創(chuàng)政協(xié)工作新局面[N];廣西日報;2006年
7 王克群;創(chuàng)建崇尚創(chuàng)新的文化[N];濟南日報;2006年
8 記者 王歡;弘揚創(chuàng)新精神 推進政協(xié)工作[N];四川日報;2006年
9 記者 李興華 鄭向鵬 馬璇 通訊員 吳濤;堅持創(chuàng)新精神推動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10 趙國巖;培育創(chuàng)新品格 弘揚創(chuàng)新精神 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N];駐馬店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亮;企業(yè)家精神與區(qū)域經(jīng)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8年
2 呂華亮;《詩經(jīng)》名物與《詩經(jīng)》成就[D];山東大學;2008年
3 李麗;文化資本與企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4 帕孜來提·努熱合買提;維吾爾現(xiàn)當代作家祖農(nóng)·哈迪爾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5 盧靜;《禮記》文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吳春福;羅忠昒后期現(xiàn)代風格的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4年
7 劉小梅;宋元劇詩的藝術成就及影響[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8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較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9 黃亞麗;維特經(jīng)濟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唐瑛;宋代文言小說異類姻緣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崢;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探討[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2 陳維;作文教學要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雪蓮;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探索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靜;張祜紀游詩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5 洪海玲;中國外貿(mào)民營企業(yè)文化建設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李軍;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7 韓冬;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精神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8 劉南毅;新加坡電子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9 畢爽;研究性學習及其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晶娟;重視數(shù)學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501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50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