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理論論文 >

國歌的音色

發(fā)布時間:2018-10-26 20:01
【摘要】:用銅管樂器演奏國歌已經(jīng)成為世界通例。19世紀以來,集歐洲國家銅管樂器之大成的軍樂隊,成為代表整個"西方形象"的經(jīng)典之一,挑戰(zhàn)了各國傳統(tǒng)的文化品味,模糊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界限。銅管樂隊的風行很大程度上不是賴于這種樂隊音響本體的功能,而是多半來自對強大的西方的效仿。在這一效仿下,國歌的地域意義和民族意義被消解,民族特征被淡化。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背景下,對西方樂器和民族樂器的討論,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以交響樂隊為代表的"普世價值"與以民族樂器為代表的"文化記憶"問題的討論,這是民族意識崛起在另一層面的表現(xiàn)。
[Abstract]:Playing the national anthem with brass instruments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in the world. Since the 19th century, the military band, which has been a major success of European brass instrume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classics representing the whole "Western image",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tastes of various countries. It blurs the cultural boundaries of all ethnic groups. The popularity of brass bands is largely based on the sound-body function of the band, but largely on emulation of the powerful West. Under this emulation,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 anthem were dispelled, and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salina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discussion of western and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discussion of "universal values" represented by symphonic bands and "cultural memory" represented by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This is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rise in another level of performance.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分類號】:J6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錦容;國歌的審美意蘊[J];福建藝術;1999年06期

2 戢祖義;;各國國歌趣談[J];中國音樂教育;2010年10期

3 羅曉航;唱起國歌[J];歌曲;2003年09期

4 向延生;周恩來——《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首先倡議者[J];人民音樂;1999年12期

5 魯橋;居安思危定國歌[J];貴州教育;1999年10期

6 劉學清;為“國歌”譜曲的異國音樂家[J];北方音樂;1993年06期

7 彭良龍;部分國家國歌名稱[J];價格月刊;2001年10期

8 劉志毅 ,李愛國;國歌響起 國旗升起[J];兒童音樂;2005年03期

9 陸志成;;陳登科提案恢復《國歌》原詞[J];兒童音樂;2005年10期

10 心言;國歌史話[J];音樂探索;198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馬菱;;《國歌》賞析[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濤 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國歌歌詞體現(xiàn)民族精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記者 許諾 伍曉陽;國歌背后的故事[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3 畢錦云;中國歷史上的國歌[N];甘肅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4 肖復興;天國的國歌[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4年

5 刁艷 孟綺 周皓 張毅;文藝界、教育界代表話“兩會”[N];音樂周報;2011年

6 陳一萍;一首夭折的中華民國國歌[N];中國檔案報;2003年

7 ;多情三江水 好客合川人[N];中國文化報;2003年

8 裴諾;北交錄制國歌搶注“中國制造”[N];音樂周報;2007年

9 王德俊;略談各國國歌類型[N];中國檔案報;2008年

10 戴問天;從阿那克里翁的酒歌到美國國歌[N];中華讀書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國音樂期刊文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達;東北淪陷時期的音樂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王晶;偽滿時期吉林地區(qū)學校音樂教育[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杜興東;流行音樂對青少年思想的影響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2968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2968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b81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