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曹東扶的音樂作品觀其音樂美學思想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on Cao Dongfu's musical aesthetic thoughts from the aspects of hi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composing Zheng music,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performing art and the embodiment of aesthetic ideal.
【作者單位】: 長春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鄒俊杰,翟雪怡,孫紅丹,張金石,翟文奇;音樂歷史疆域的拓展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影響——兼論中國現(xiàn)代音樂的發(fā)展與缺失[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包鵬程;《奧德賽》的結(jié)構(gòu)與潛結(jié)構(gòu)[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潘志亮;論抽象表現(xiàn)主義繪畫折射的時代精神[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3 程炳杰;申育林;;論歐洲合唱藝術(shù)的“和諧美”[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李道琳;孔子音樂思想的美學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鄭雅麗;;杜鳴心《新世紀少年鋼琴組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6 康國晶;;情感——聲樂教學的風帆[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7 張敏;;淺談如何通過音樂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8 康曉蘊;;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的探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9 張靜亞;;淺談《聲無哀樂論》中的“聲”“情”關(guān)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張靜亞;;《淮南子》音樂美學思想研究述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郭鐵晶;;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的康復護理[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22屆療養(yǎng)康復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孫守遷;王鑫;劉濤;湯永川;;音樂情感的語言值計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屆ICT大會信息、知識、智能及其轉(zhuǎn)換理論第一次高峰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鄧經(jīng)武;;何其芳與“花間詞”及其文化啟示[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4 佴榮本;;文學史的文本與人本[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5 蔡蕾;;音樂審美教育與人的和諧發(fā)展[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高偉;;高師鋼琴教學內(nèi)涵的二維闡釋——一種基于音樂審美與文化傳承理念的解讀[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偉;宋代樂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彭應(yīng),
本文編號:22776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27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