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踐耳《第二交響曲》戲劇性特性解析
[Abstract]:The drama of Zhu Jianer's Symphony No. 2 has profound social roots and unique expression techniques. With the help of spectral surface materials and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dra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Symphony No. 2 and its specific expressive techniq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oumenon of Music.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first,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reas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lected topic, the research status, the research goal and the innovation point of this topic at home and abroad. Second, "the dramatic expression of Zhu Jianer's" Symphony No. 2 "is a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how Zhu Jianer uses 12 tone techniques and polyphonic, musical fo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sic itself. Techniques such as rhythm to express the dramatic power of a symphony. Third,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dra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Zhu Jianer's Symphony No. 2, mainly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the musical dra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Zhu Jianer's Symphony No. 2. In this work, we can feel Mr. Zhu Jianer's pursuit of the bright world,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dark forces such a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well as his inner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6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喬中;;朱踐耳交響曲的“數(shù)控節(jié)奏”分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5年04期
2 曹畏;;朱踐耳作品在臺出版[J];音樂世界;1991年02期
3 李久云;簡述朱踐耳交響音樂中的哲理性[J];云夢學刊;1999年01期
4 陸峰;論朱踐耳交響曲創(chuàng)作藝術中的辯證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5 楊立青;《朱踐耳交響曲集》序[J];人民音樂;2002年07期
6 鄭英烈;朱踐耳第一、二、四交響曲中的十二音用法[J];中國音樂學;1992年02期
7 陳大明;我看朱踐耳的交響詩《納西一奇》——兼談其中西音樂之交融觀念在創(chuàng)作中的實現(xiàn)[J];中國音樂;2002年02期
8 曹畏;朱踐耳獲第16屆瑪麗·何塞皇后國際作曲比賽大獎[J];人民音樂;1991年05期
9 王國偉;悟性 靈性 個性——作曲家朱踐耳訪談錄[J];音樂愛好者;1995年03期
10 白麟;;中國交響樂壇的“獨行俠”——近訪音樂大師朱踐耳[J];歌海;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建剛;葉(木麗)琴;;淺議“新民樂”與民樂[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丹 實習記者 張靜;朱踐耳:做中國人自己的交響樂[N];第一財經日報;2004年
2 實習生 張靖華 記者 邢曉芳;《朱踐耳交響曲集》出版[N];文匯報;2002年
3 梁茂春;中國交響曲的豐碑[N];音樂周報;2002年
4 記者 傅慶萱;朱踐耳作品制成30盤光碟[N];文匯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范昕;“鐘鼓獎”時隔三年再“鼓”風波[N];文匯報;2010年
6 周皓;命運敲門 愛樂發(fā)光[N];音樂周報;2011年
7 許淥洋;誰左右 英雄復活[N];音樂周報;2011年
8 王曉君;嗩吶聲聲震乾坤[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張裕 邢曉芳;耐得寂寞磨精品[N];文藝報;2004年
10 紫茵;北京現(xiàn)代音樂節(jié)制造音樂沖擊波[N];音樂周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少飛;1949~1981年間的中國管弦樂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2 劉貞銀;東亞三國近現(xiàn)代音樂變遷的比較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3 潘瀾;席曼諾夫斯基音樂風格的演變軌跡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4 劉灝;查爾斯·艾夫斯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拼貼技法及風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春紅;朱踐耳《第二交響曲》戲劇性特性解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臧婷;朱踐耳鋼琴組曲《南國印象》教學及演秦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楊s齭,
本文編號:22321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23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