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音色在聲樂演唱中的美學特質(zhì)
[Abstract]:The art of vocal music is a kind of musical art in which human voice is used as a musical instrument and the best timbre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vocalization techniques. Beautiful, rich timbre is a bridge to convey the content, emotion and style of vocal music works, and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to communicate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between the singer and the audience. Timbre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broad extension, different timbre can form differen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singing art. In vocal music art, the beauty of timb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breathing, resonance, language, emotion and other factors. Therefore, vocal artists must use timbre accurately to shape characters, express the style of works and highlight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artists.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藝術(shù)與設(shè)計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61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虎;柴建忠;;淺談金鐵霖民族聲樂體系[J];音樂天地;2010年01期
2 劉雪妍;;淺談民族聲樂演唱中的“字正腔圓”與“聲情并茂”[J];音樂天地;2010年01期
3 李眾川;;美聲唱法與韻味追求——學習黃友葵聲樂理論的體會[J];藝術(shù)百家;2010年01期
4 郭建民;郭兆龍;趙世蘭;;中國民族聲樂教學藝術(shù)的變奏曲——王品素與金鐵霖(連載二)[J];音樂生活;2010年02期
5 胡眺;;淺析民族聲樂中的表演[J];藝海;2010年01期
6 吳靜;;聲樂研究歷史回顧[J];藝海;2010年01期
7 陳軍;;歌劇藝術(shù)的新收獲——第一屆國際歌劇聲樂比賽(香港)東北賽區(qū)選拔賽述評[J];音樂生活;2010年01期
8 王元鵬;;談中國民族聲樂的審美特征[J];音樂生活;2010年01期
9 董麗娟;;民族唱法的繼承與發(fā)展[J];音樂生活;2010年01期
10 劉婕萍;;談我國民族聲樂藝術(shù)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方向[J];音樂生活;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玉秀;;營造人文社會共建和諧家園[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建設(shè)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2 楊和平;高翅;;淺探梅花造景與篆刻藝術(shù)之關(guān)聯(lián)[A];和諧共榮——傳統(tǒng)的繼承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0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王建群;王建;高下;沈曉輝;俞晨杰;楊燁;;美聲與民族唱法中不同元音嗓音測試分析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4 陳建華;;巧用橫向?qū)W科 豐富聲樂教學[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5 張俊田;李偉;;“聲由心出”——談?wù)勑睦硪蛩貙Ω璩挠绊慬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6 李衛(wèi)國;;再議高師聲樂教學的定位與改革[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7 錢一凡;孔江平;;民歌男高音嗓音研究初探[A];第九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涂怡嵐;;論周小燕聲樂教學整體觀的形成和確立[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9 小民;;試論“情”在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位置[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10 程春春;牟學農(nóng);;淺談兒童聲樂節(jié)目的輔導與排演[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復興;山水畫名家的新境界[N];文匯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陳大鵬;紅星閃閃亮 光芒耀獅城[N];解放軍報;2010年
3 汪夢川 南開大學文學院;迦陵詞學中的“弱德之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梁占峰;打分彰顯大學問[N];音樂周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蘇麗萍;乘著歌聲的翅膀[N];光明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范珉菲;讓世界聽到“山西合唱”[N];山西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蘇麗萍;哪一顆星亮得最久?[N];光明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趙心語;裴長佳“中西合壁”唱出魅力[N];音樂生活報;2010年
9 吉日嘎拉;北京奧貝拉歌劇中心 歌劇“驕子”呈獻歌劇“華彩”[N];音樂生活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劉杰;唱出七彩人生[N];音樂生活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陽;淺析張權(quán)的歌唱藝術(shù)[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2 佘雅婭;想象在聲樂學習與演唱中的運用[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3 宋鴿;歌唱家于淑珍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4 李慧媛;在聲樂學習實踐中感悟民族新唱法的“聲”、“字”、“情”[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5 耿亞婷;心理要素引導下的歌唱各要素的平衡[D];燕山大學;2010年
6 陳思;歌唱表演藝術(shù)中感性與理性的適度調(diào)控[D];燕山大學;2010年
7 婁燦華;論聲樂演唱形式的構(gòu)成與風格[D];西南大學;2010年
8 劉飛;論聲樂作品風格的構(gòu)成[D];西南大學;2010年
9 余成寬;表現(xiàn)性評價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0年
10 崔穎;普通高校聲樂選修課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94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19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