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二胡協(xié)奏曲《長城隨想》的藝術處理
[Abstract]:The erhu Concerto by Liu Wenjin is a successful work in the national music world. Through the reinvention of many performers, stage performances and radio broadcasts, the music industry has received strong feedback and audience praise.
【作者單位】: 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
【分類號】:J632.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阮仲秋,水桂英;二胡協(xié)奏曲《長城隨想》鑒賞談[J];許昌師專學報;1998年S1期
2 熊永明;雨果專柜[J];音樂愛好者;2005年08期
3 閔惠芬;博大境界中的民族神韻——二胡協(xié)奏曲《長城隨想》演奏札記[J];中國音樂學;1992年01期
4 陳娟;;貝多芬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J];音樂探索;2007年03期
5 陳輝;;長城樂奏華夏魂——劉文金與二胡協(xié)奏曲《長城隨想》[J];音樂生活;2011年06期
6 龐培;;長城謠——音樂故事集[J];雨花;2005年11期
7 呂平;不能隨心所欲地改寫原作品[J];人民音樂;1981年02期
8 陳茂興;淺論二胡演奏與樂曲的藝術處理[J];戲文;2004年03期
9 趙寒陽;學習二胡問答[J];小演奏家;2003年11期
10 于艦;;淺談不同體裁聲樂作品的藝術處理[J];電影評介;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苗琳;;音樂在鼻竇內窺鏡手術中的作用[A];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長城轎車發(fā)展分析[A];2007年度中國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行業(yè)年度報告[C];2008年
3 鄭嚴;;最近這里修長城[A];中國長城博物館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4 林雯;;淺談改進普通高校音樂課教學方法[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5 許志剛;;周部族在音樂與詩歌領域的貢獻[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田華;劉文;魏玉枝;;音樂對大學生英文單詞記憶能力影響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于寶山;龔鎮(zhèn)雄;王翠萍;李東暉;李吶;;音樂對經絡不平衡指數(shù)的影響[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3年
8 鄒敏;;淺析演奏巴赫作品時右踏板的使用[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9 董耀會;;對話撫寧長城[A];萬里長城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10 ;長城保護的概念[A];中國長城博物館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臻青;音樂文化遺產也需要搶救[N];遼寧日報;2004年
2 舒晉瑜 陳援;困擾琴師200多年的難題由他破解[N];中國文化報;2008年
3 朱文蔚;生命是遺憾的藝術[N];深圳特區(qū)報;2004年
4 徐瑋;在音樂道路上不斷攀登[N];中國文化報;2009年
5 李元慶;鋸琴在世界[N];音樂周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丁詠靜 通訊員 馬鋒;小村莊走出來的大吹歌[N];保定日報;2006年
7 廣州 薛向紅;照片藝術處理[N];電腦報;2003年
8 ;“史”、“事”、“詩”、的編織藝術[N];工人日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金鑫海;“古典與浪漫的印象”[N];音樂生活報;2010年
10 陳遼;《揚子百年記》的藝術處理[N];文藝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昭宇;演奏型態(tài)的分析與音樂意義的追索[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2 周雪豐;鋼琴音樂的力度形態(tài)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3 楊健;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4 戴寧;太湖地區(qū)民間信仰音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5 劉洪;作為詮釋的音樂表演[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6 巴奈·母路;靈路上的音樂[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7 桑海波;一兵雙刃:音樂與文學之比較及基本關系定位[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鄒燕凌;中國漢傳佛教梵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9 吉文斌;李白樂辭述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NGUYEN THI HOA DANG(阮氏華燈);越南西原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竹類樂器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卓亭;臺灣現(xiàn)代國樂作品《二胡協(xié)奏曲》之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2 李立;鐘耀光二胡協(xié)奏曲《快雪時晴》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3 邱兆偉;淺析歌劇《白毛女》片段《楊白勞》唱段的藝術處理[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4 羅章菡;淺析二胡協(xié)奏曲《追夢京華》[D];天津音樂學院;2011年
5 王宏;淺析民族聲樂演唱中的藝術處理[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譚蔚;劉文金二胡協(xié)奏曲《雪山魂塑》的分析與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7 范曉榮;柴科夫斯基音樂及他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D];山西大學;2008年
8 劉蕾;《二胡協(xié)奏曲》作品及演奏分析[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9 陳曉菡;泱泱大漢 悠悠國魂[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10 劉黎;《第四二胡協(xié)奏曲—愛恨情仇》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2125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12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