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理論論文 >

北管音樂及其樂譜記敘新法

發(fā)布時間:2018-07-06 19:36

  本文選題:四大景 + 工尺譜; 參考:《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摘要】:流行于閩臺地區(qū)又不為多數(shù)國人所熟悉的北管音樂,是深受福建、臺灣部分地區(qū)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一種音樂藝術形式。這些源自于清代乾隆年間流傳的民間小調和器樂曲發(fā)展起來的音樂,在200多年的流傳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廣東、江蘇、浙江等南方地區(qū)流行的民間音樂以及戲曲音樂方面的素材,形成了閩臺地區(qū)很有個性的音樂品種,甚至有的地區(qū)已發(fā)展為頗具特色的地方劇種。本文從該樂種的簡單介紹為切入點,著重通過北管音樂與傳統(tǒng)音樂中各種工尺傳譜的比較分析,解析當?shù)孛耖g樂譜傳人創(chuàng)造的一種新的工尺譜式記敘方法。
[Abstract]:The northern pipe music popular in Fujian and Taiwan is not familiar to most people. It is a musical art form popular in parts of Fujian and Taiwan. The music developed from folk minor and musical music,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Qing Dynasty during the Qianlong period, has absorbed a large number of Guangdong, Jiang River during the more than 200 years' spread. The popular folk music and opera music materials in the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Soviet Union, Zhejiang and other southern regions have formed a very distinctive musical variety in Fujian and Taiwan, and even some areas have developed into distinctive local operas. This paper, from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of the music,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spectrum of various scales in the north tube music and the traditional music. In addition, a new method of narrating the meter is described.
【作者單位】: 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分類號】:J60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鄭榮達;工尺七調別論[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周顯寶;綜論福建南音學術研究動態(tài)及方法和特點[J];音樂研究;1999年03期

3 王耀華;福建南音繼承發(fā)展的歷史及其啟示[J];音樂研究;1997年03期

4 李寄萍;黃嘉輝;;泉臺北管比較研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5 鄭榮達;;明清宮調之研究[J];中國音樂;2007年04期

6 鄭榮達;;康熙三分損益十四律解——兼與陳萬鼐先生商榷[J];中國音樂;2009年01期

7 鄭榮達;西安鼓樂調的猜想[J];中國音樂學;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立紅;;從閩南方言看閩南民間歌謠的“韻”味[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陳新鳳;鄭玉玲;;略論閩臺漢族民間音樂文化特征[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3 鄭榮達;音樂傳播與科技進步[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鄭榮達;;中日樂律調的比較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 李躍忠;;演劇、儀式與信仰——儀式劇《觀音掃殿》的文化功能簡論[J];劇作家;2012年02期

6 黃嘉輝;福建泉港北管概述[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馬達;;福建省鄉(xiāng)土音樂文化進課堂的實踐與思考——兼論區(qū)域性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教育探究;2009年01期

8 王和勛;;悠揚清音傳四!允雠_灣南管音樂家王心心為發(fā)揚南管藝術所作的貢獻[J];科技風;2008年16期

9 吳碧玲;;福建畬族民歌“雙條落”的藝術特點[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10 吳碧玲;;福建沙縣肩膀戲音樂形態(tài)及其傳承[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東雪;當代泉州南音傳承社會運行機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晉源;中國洞簫音樂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2年

3 鄭俊暉;朱熹音樂著述及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兆穎;明、清南音傳本曲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郭耿甫;“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的建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晏文;黎英海歌曲選集[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海蓉;莆仙戲新作《媽祖—林默娘》的藝術特征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慶恬;推劇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兼及戲曲進高校的可行性探索[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4 金震;戴長庚《律話》(中卷)的點注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5 吳少靜;近代福建海上音樂交流的初步研究(1840~1949)[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童麗娜;“郎君祭”儀式初探[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7 周曉凡;民國時期泉州南音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穎;西安周至南集賢東村鼓樂社的現(xiàn)狀與變遷[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9 張慧娟;從新編歷史劇《貶官記》、《蘭花賦》的音樂創(chuàng)作看閩劇音樂的繼承與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梁虹;論南洋四國的中國藝術(1644-1949)[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鄭榮達;芻議“同均三宮”[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鄭榮達;工尺七調別論[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褚歷;西安鼓樂中套詞、北詞、南詞、外南詞、京套的曲式結構[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4 鄭榮達;;明清宮調之研究[J];中國音樂;2007年04期

5 鄭榮達;西安鼓樂調的猜想[J];中國音樂學;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叢鐵軍;;試論古笛色九聲譜——解譯唐《嘆疆場》及《大憐樂》二曲[J];中國音樂;2005年04期

2 宋博媛;;“南高洛音樂會”工尺譜解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11期

3 薛藝兵;介紹一種藏文工尺譜[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4 李石根;俗字譜與工尺譜[J];音樂研究;1993年03期

5 宋博媛;;“南高洛音樂會”工尺譜本研究[J];文教資料;2008年01期

6 姚秋生;;“宮”為什么不同“工”[J];劇影月報;2008年03期

7 李曉安;實事求是明事理[J];中國京劇;2004年06期

8 吳世忠;自成體系的福建南音工尺譜——兼同王耀華、劉春曙商榷[J];中國音樂學;1992年03期

9 王耀華;;中國傳統(tǒng)音樂記譜法特點初探[J];中國音樂學;2006年03期

10 何成華;唐慧云;;南漢村音樂會“韻”與“樂”結合的探討[J];職業(yè)時空;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宋紅;;古詩之吟唱[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2 楊清波;;千古誰識角徵音——古樸典雅的潮州民間音樂[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孟凡玉;工尺譜仍然活在民間[N];音樂周報;2005年

2 通訊員 李永暉;白廟村雅樂班復活70首工尺譜古曲[N];北京日報;2005年

3 通訊員 魏龍元 張雄 記者 張繭;東安驚現(xiàn)兩首孔子樂曲工尺譜文本真跡[N];湖南日報;2005年

4 張劍鋒;“工尺譜”演澤中國古代音樂史詩[N];西部時報;2005年

5 記者 王路;我市公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N];寧波日報;2008年

6 董磊;“嶧山道樂”與民間保護者馬錫干[N];中國文化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張曉華 項陽;聆聽“圈頭村音樂會”[N];中國民族報;2004年

8 整理 本報實習記者 溫蕊 本報記者 阮帆;智化寺京音樂堅守傳統(tǒng)五百六十年[N];北京科技報;2006年

9 吳穎;智化寺京音樂:靠國家扶持才能活?[N];北京商報;2008年

10 曹躍林;王壽牌子鑼:聲震鄂東的百年回響[N];黃石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陳根方;中國工尺譜的數(shù)字實現(xiàn)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2 李穎;明清音樂記錄特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先艷;論民間合奏樂種的傳承方式[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4 張兆穎;明、清南音傳本曲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國音樂期刊文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6 陳瑜;晉北地區(qū)民間道教科儀音樂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兆穎;福建南音琵琶工尺譜與唱腔關系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2 吳瑞敏;琵琶工尺譜譜字識別方法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3 宋博媛;燕趙多慷慨,,笙管奏華章[D];河北大學;2006年

4 蔡珊蘭;論在中小學南音教學中使用橫寫工尺譜[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媛媛;河北遵化馬坊嶺村吳家古曲的調查與初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況雪;宋代笛屬樂器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7 漆明鏡;《魏氏樂譜》解析[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8 徐倩;膠東道樂“勾凡調”及相關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9 榮蕙蕎;北方五省嗩吶調名的考察與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10 方墨涵;原生與再生[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本文編號:21038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1038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645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