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國當代作曲家在作品中對“民族性”的追求
本文選題:中國現(xiàn)代音樂 + 作曲家; 參考:《中國音樂》2010年03期
【摘要】:現(xiàn)代音樂在中國的開始與發(fā)展的時間不長,自上世紀80年代初,一批中國作曲家在各自的學習與創(chuàng)作中,以獨特的視角和技法,向世人展現(xiàn)了他們對音樂的探索和理解。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矚目的,縱觀他們的作品,其最根本的底蘊還應該是那博大精深的中華元素。
[Abstract]:The begi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usic in China is not long, since the beginning of 1980s, a group of Chinese composers in their respective study and creation, with a unique perspective and techniques, to show the world their explo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music. Their achievements are remarkable,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essence of their works should be the profound Chinese elements.
【作者單位】: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
【分類號】:J6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西葉;;第五元素[J];音樂生活;2010年03期
2 敖淳;;析肖邦前奏曲Op.28 No.4——e小調(diào)前奏曲[J];藝海;2010年02期
3 史小曼;;洛可可音樂文化淺議[J];新西部;2010年01期
4 陳建華;;西洋木管樂器的演化軌跡(上)[J];樂器;2010年02期
5 余智;;梅西安音樂創(chuàng)作及其代表作《異國鳥》簡析[J];樂器;2010年02期
6 胥必海;;鋼琴教學與德育芻議[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7 張爨廯;;淺析爵士鼓演奏中的提手動作與呼吸[J];樂器;2010年02期
8 ;肖邦誕辰200周年聽肖邦經(jīng)典[J];音響技術;2010年02期
9 ;新碟薈萃[J];音響技術;2010年02期
10 王玉威;;試論內(nèi)蒙古長調(diào)與合唱藝術的融合[J];音樂天地;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式鍇;;有關和聲專業(yè)課教學根基的思考[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劉康華;;和聲教學中調(diào)性擴張技巧的深化與功能關系的拓展[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劉錦宣;;和聲分析課中等和弦轉(zhuǎn)調(diào)的教學思路[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甘璧華;;21世紀中國“傳統(tǒng)和聲教學”的問題與應對[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姜之國;;和聲·涅i謾髑究坪蛻萄舾晌侍獾乃伎糩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樊祖蔭;;五聲性調(diào)式和聲研究三題[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高為杰;;和聲的音樂意義[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徐平力;;和聲教學中的近現(xiàn)代和聲理論[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何佳玲;;羅忠昒先生教我們學和聲——淺論勛伯格和聲體系[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10 吳霜;;和聲共同課教學中和聲分析的思維與視角[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袁帥;竹樂:奏響新年之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2 本報記者 諶強;到金色大廳演出“鍍金”之風當剎[N];光明日報;2010年
3 記者 許曉青;“不模仿”,成就中國“水墨動畫之父”[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4 卜大煒;從歌劇《白毛女》重演看民族歌劇現(xiàn)代化[N];光明日報;2010年
5 田藝苗;天才是考出來的嗎?[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6 劉詩嶸;“喜兒嫁黃世仁”是個偽命題[N];天津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田宏杰;營造氛圍 凝聚人心 宣傳開封[N];開封日報;2010年
8 主持人 夏晨燕;贊美開封 唱響開封 推廣開封[N];開封日報;2010年
9 本報見習記者 范昕;楊學進 揚歌海上[N];文匯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趙忱;把沉睡的人都叫醒[N];中國文化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藝芳;從布里頓的三部協(xié)奏曲看他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音樂手法上的融合及創(chuàng)新[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盧璐;高為杰現(xiàn)代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會身份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4 冶鴻德;漢斯·維爾納·亨策交響樂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
5 婁文利;中國現(xiàn)代室內(nèi)歌劇《命若琴弦》、《夜宴》音樂特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
6 張繼紅;18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正歌劇詠嘆調(diào)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7 滿新穎;中國歌劇的誕生[D];廈門大學;2006年
8 陳鴻鐸;利蓋蒂結(jié)構(gòu)思維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9 周煒娟;論勃拉姆斯音樂的創(chuàng)新[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10 葉國輝;庫塔克的音樂創(chuàng)作及其觀念[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立鴻;對培養(yǎng)鋼琴演奏者綜合素質(zhì)的探討[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2 涂韞冰;佐羅塔耶夫《帕蒂塔一號》演奏初探[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3 王墨涵;長笛在室內(nèi)樂演奏中的音色變化[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4 宋潔;走進西班牙[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5 胡敏;用雙排鍵電子琴演奏巴赫的管風琴音樂作品[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6 任春穎;肖邦鋼琴教學初探[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7 苗宇;二胡套曲《如來夢》的結(jié)構(gòu)、旋律發(fā)展手法和風格[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8 張楠;格里格《a小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的作品研究與演奏版本比較[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9 吳培林;論李斯特《奧伯曼山谷》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演繹方法[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10 肖丹;歌劇《圖蘭朵》中兩位女性人物音樂形象的比較[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0895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08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