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訓練提升通俗音樂表演能力的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形體訓練 + 音樂表演能力。 參考:《四川戲劇》2010年06期
【摘要】:正觀眾在欣賞任何一種表演藝術(shù)時,總是通過聽覺和視覺來欣賞演員的創(chuàng)造。[1]因此,成功的通俗音樂演唱是演和唱的自然的融合,唱和演相輔相成、共存一體。在學習歌唱藝術(shù)中,必然會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
[Abstract]:When the audience appreciates any kind of performing art, it always appreciates the creation of the actor through the hearing and the vision, so the successful popular music singing is the natural fusion of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singing, the singing and the play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coexist in one. In the learning of singing art, two aspects will inevitably be faced.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鹽道街中學;
【分類號】:J604.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鄒曉春;章軍華;;引雅入教——地方戲曲資源向古代文學教學的滲透[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方千華;競技運動表演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2 卿菁;美國百老匯“整合音樂劇”[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冬威;民族心理劇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2 張馳;論林兆華的導演藝術(shù)特色及其成因[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3 楊媚;中國軍旅音樂劇初探[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4 闕筱靜;一座典型的金橋[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靳相林;聲樂表演藝術(shù)中觀眾審美心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黎斌;從意大利假面喜劇[D];四川大學;2007年
7 鄭麗坤;白城市高中健美操課開展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歐陽艷;;芭蕾基訓在形體訓練中的重要性[J];藝海;2010年07期
2 王海英;試論舞蹈教學中形體訓練的文化意識滲透[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1年04期
3 張續(xù);趙金科;;芭蕾基礎(chǔ)訓練與芭蕾形體訓練的區(qū)別[J];考試周刊;2011年03期
4 張曉梅;;形體訓練與舞蹈教學——音樂專業(yè)學生形體舞蹈課的教學思考[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7期
5 王敏;;關(guān)于舞蹈藝術(shù)形體訓練的研究與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2011年02期
6 龐蓉;;形體訓練在聲樂表演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1年07期
7 姚素蓉,汪繼紅;舞蹈形體訓練中各要素的功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9期
8 尚曉榮;;淺談芭蕾舞及形體訓練在中等藝術(shù)教育中的作用[J];時代教育;2007年26期
9 劉曉靜;;“聲”與“形”——論聲樂專業(yè)的舞蹈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25期
10 孔祥魁;樊翠紅;;淺談拉丁舞教學中的形體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1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方紅;;薪火相傳舞新篇[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特約記者 熊國春;漢川歌舞團舞臺小市場大[N];孝感日報;2007年
2 周迎萍;高校加大舞蹈藝術(shù)教育力度的必要性[N];中國藝術(shù)報;2007年
3 黑妹;芭蕾《紅白藍》法蘭西絕世寫真[N];中國文化報;2005年
4 朱文偉;中國民樂奏響世博主題[N];中國貿(mào)易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趙 玫;高榛:讓孩子歡樂地舞蹈[N];平?jīng)鋈請?2005年
6 魯榮利;擋不住的芭蕾誘惑[N];中國信息報;2001年
7 記者 熊玲 儲東華;《鄭和與!啡诤隙嘣枧_藝術(shù)[N];云南日報;2005年
8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摩登舞專職教師 李利;摩登舞自然放松之我見[N];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洪琴;不同芭蕾“外開”練習中上體姿態(tài)特征的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2 馬麗;野百合也會有春天[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倩;我國高校舞蹈課的推廣與普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周晶;兒童小提琴集體課教學策略研究與實踐[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菁菁;對中等專業(yè)舞蹈教育科學選才與科學訓練的研究[D];云南藝術(shù)學院;2012年
6 于惠;城市中老年人舞蹈教育狀況調(diào)查研究[D];云南藝術(shù)學院;2012年
7 壽得憶;業(yè)余音樂教育與市場模式結(jié)合的范本—雅馬哈音樂教育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008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00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