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理論論文 >

馬勒音樂中的逆飾與反語——以《第一交響曲》第三樂章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5-12 02:38

  本文選題:音樂體裁 + 體裁修辭。 參考:《星海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1期


【摘要】:音樂體裁的實質(zhì)之一是作為創(chuàng)作者表述話語的特定方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關(guān)系著作品的立意。借助體裁手段可以傳達修辭性的意圖。本文試圖以馬勒《第一交響曲》第三樂章為例,說明"體裁混合"手法所能產(chǎn)生的"反語"和"逆飾"效果。
[Abstract]:One of the essence of musical genre is to express the utterance in a particular way as a creator, so it concerns the intention of the work to a great extent. Rhetorical intent can be conveyed by means of genre. Taking the third movement of Mahler's Symphony No. 1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irony" and "reverse decoration" effect of "genre mixing" technique.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xué)音樂學(xué)院;
【分類號】:J609.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秀軍;《流浪少年之歌》與《第一交響曲》的音樂學(xué)分析[J];中央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2001年02期

2 ;Gustav Mahler 古斯塔夫·馬勒(1860-1911)[J];德語學(xué)習(xí);2004年05期

3 李秀軍;論馬勒音樂作品精神內(nèi)涵的成因[J];交響-西安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1993年04期

4 粟津則雄 ,李宇光;馬勒的交響曲與中國的詩人們——《大地之歌》的歌詞[J];中國音樂;1987年03期

5 倫毅杰;重尋馬勒[J];音樂愛好者;1996年03期

6 李秀軍;國際國內(nèi)對馬勒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回顧[J];中國音樂;2001年02期

7 喬·?媳R珀,宋琦;馬勒訪問記[J];世界電影;1992年02期

8 二木;古斯塔夫·馬勒[J];音樂天地;1994年09期

9 原野;聽一聽馬勒[J];音樂愛好者;1995年05期

10 原野;聽一聽馬勒[J];東方藝術(shù);199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陶行知有關(guān)農(nóng)村教育幾段言論的摘錄[A];小村莊大教育——前元莊實驗學(xué)校改革之路[C];2005年

2 張品端;;朱子理學(xué)對法國啟蒙思潮的影響[A];朱熹與武夷山學(xué)術(shù)研討會專輯論文集[C];2004年

3 呂?;;西方人眼中的李白[A];中國李白研究(1998-1999年集)——李白與天姥國際會議論文集[C];1999年

4 梅倫·博塞維奇;王珍珍;史新慧;;杰里米·邊沁和自體圣像藝術(shù)(上)[A];“美學(xué)與當代生活方式”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元舉;深交的馬勒色彩[N];音樂周報;2010年

2 特約記者 娟娟 ;“世界活塞大王”四處扎營 德國馬勒披露中國布局圖[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4年

3 柯南;尋找冰人奧茲的故鄉(xiāng)[N];南方周末;2003年

4 班麗霞;古斯塔夫·馬勒第三交響曲[N];音樂周報;2004年

5 劉雪楓;廣州的馬勒狂歡[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6 錢仁平;馬勒是德國人?[N];音樂周報;2000年

7 張亮;德國馬勒公司將在中國拓展氣門驅(qū)動業(yè)務(wù)[N];中國工業(yè)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朱君巍;外鱷要壟斷,內(nèi)企怎么辦?[N];解放日報;2006年

9 趙三明;中國市場對馬勒還有很多機會[N];中國工業(yè)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徐東怡;聯(lián)手三環(huán) 馬勒拓展氣門驅(qū)動業(yè)務(wù)[N];機電商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呂珊;馬勒早期藝術(shù)歌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2 劉云;西方音樂體裁生成、流變的歷史動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06年

3 王音;藍天下的殤唱[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6年

4 楊柳凌;烏爾第三王朝貢牲中心廚房官員烏爾尼旮爾的檔案重建[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5 戴麗麗;城市高中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雍凌凌;貝爾格《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形態(tài)創(chuàng)意與意義賦予[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6年

7 于雪艷;二十世紀中國藝術(shù)歌曲的分期及其藝術(shù)特色[D];河南大學(xué);2002年

8 杜鄉(xiāng);十九世紀德法藝術(shù)歌曲審美及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2年

9 黃因;肖邦鋼琴作品及演奏研究[D];廈門大學(xué);2002年

10 呂常樂;論巴赫《馬太受難樂》的戲劇性[D];中央音樂學(xué)院;2003年

,

本文編號:18767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8767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732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