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氏樂》的生態(tài)平衡理念
本文選題:葛天氏樂 + 生態(tài)平衡 ; 參考:《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摘要】:《葛天氏樂》是中國音樂史上一部著名的樂舞,其中蘊涵著遠古先民關于人與自然生態(tài)平衡的理念:人是天地間自然界之產物;用"敬"、"依"、"達"調適人與自然的關系,以達到民康物阜,人類與自然和諧發(fā)展。這些理念至今仍能向現(xiàn)代人類發(fā)出警示:保護生存環(huán)境應防患于未然。
[Abstract]:Getian Music is a famous music and d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which contains the ancient people's idea on the bala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is the product of nature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djusted by "respect", "according" and "D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well-being of the physical Fu, human and nat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se ideas still serve as a warning to modern human beings: to protec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prevented.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徐春;;生態(tài)文明建設與人的全面發(fā)展[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徐春根;;論中國古代作為世界觀的“天人合一”思想[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蘊華;從《聊齋俚曲》中“銀紐絲”小曲看明清民歌藝術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李城;遲震;;梨鄉(xiāng)嗩吶樂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宋恩偉;;樂舞一體話六代 秦漢俗樂占先聲——秦漢俗樂興起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9期
4 李為渠;;宋元時期的宮廷音樂[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5 海君;;論“宰割辭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6 何晴利;;“樂府”始創(chuàng)年代辨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7 侯曉霞;;八十四調研究綜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8 王萍;;論唐代琵琶詩之意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9 覃勤;;中國“樂”與“詩”的分合淵源及關系綜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孔靜柳;;音樂節(jié)奏型命名的具體策略[J];蚌埠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2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3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韓偉;宋代樂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石文斌;社會主義價值目標及其實現(xiàn)途徑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鐘貞山;社會生態(tài)人:新的人性假設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南昌大學;2011年
7 任飛;唐代太常、教坊樂官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曉毅;陶寺考古:技術的實證解析[D];山西大學;2011年
9 宋娟;宋代筆記在《全宋詞》編纂中的史料價值[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雪;《中國民間小戲與西方音樂劇比較研究》用黃梅戲《天仙配》和音樂劇《貓》為例分析[D];河北大學;2009年
2 王立揚;對鄂倫春“古倫木沓”節(jié)中音樂文化展演的現(xiàn)狀調查與思考[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陽;羅大佑歌詞的文學與商業(yè)價值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趙光強;道教曲牌音樂發(fā)展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王英霞;小說《金瓶梅》的音樂史料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繼榮;魏晉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鮑樹柏;古代漢語樂器名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初益辰;宋代宮廷音樂機構設置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施冰青;福州十番音樂調查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牟菲;南朝吳聲與吳地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遠雁;;生態(tài)倫理的哲學意蘊[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劉清平;;論先秦儒家的美樂境界[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徐春根;;論中國古代作為政治合法性理念的“天人合一”思想[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徐春根;;論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內在邏輯前景[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02期
5 趙汀陽;知識,命運和幸福[J];哲學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麗亞;如何正確理解和認識以人為本的理念[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2 危煜祥;鄭然;;網絡時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創(chuàng)新[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年09期
3 馬莉嘉;;從黑格爾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xiàn)”看音樂美的產生[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趙建嶺;;休閑理念的中外比較[J];時代文學(雙月版);2006年04期
5 宋國棟;蔣麗霞;;理念:在意志和藝術之間——叔本華的“理念”學說的美學意義分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6 朱臘梅;;新課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07年09期
7 周曉黎;;以神領形 以形傳神——有關企業(yè)標志設計的文化思考[J];科學大眾;2008年04期
8 劉啟文;;淺析藝術設計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創(chuàng)新[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吳朝陽;;注入新課程理念,激發(fā)高中生英語學習興趣[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年04期
10 劉偉;;高校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探索[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立新;龔瑞;;理念、制度——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少年司法之走向[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2 趙明;;充分發(fā)揮西部旅游資源的優(yōu)勢,使西部旅游成為高品位的特色之旅[A];區(qū)域旅游開發(fā)與黔中旅游經濟發(fā)展[C];2000年
3 張愛英;施余兵;李文娟;;論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及其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完善[A];2010北京高教學會高職研究會學術年會“金商祺”杯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10年
4 陳世民;;淺談現(xiàn)代高等醫(yī)學教育的實驗教學理念[A];中國生理學會論文匯編2004年第五期[C];2004年
5 潘云錄;;淺談生態(tài)園林與植物保護[A];河南風景園林——學術論文集(第三期)[C];2005年
6 施源;周麗亞;;理念、方法與分析框架——從深圳實踐論近期建設規(guī)劃的評估方法[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鄭祖安;陳元;;放療體位固定技術理念的探討[A];湖北省抗癌協(xié)會、湖北醫(yī)學會腫瘤分會第十七屆腫瘤學術大會(2007)論文資料匯編[C];2007年
8 陳紅;;學術期刊的理念、宗旨與發(fā)展戰(zhàn)略[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王鳳潔;李良;張丹陽;唐麗華;;計算機與“結構”統(tǒng)帥《化學》理念[A];第九屆全國計算(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崔源聲;;循環(huán)經濟呼喚千年混凝土[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潔;牛根生暢談蒙牛品牌價值鏈[N];西部時報;2006年
2 大江;警惕 以“生態(tài)”名義毀生態(tài)[N];中國改革報;2006年
3 朱步樓;維護人口生態(tài)平衡[N];光明日報;2006年
4 記者 王繼輝 通訊員 胡大偉;維持生態(tài)平衡 保護群眾利益[N];洛陽日報;2006年
5 全國政協(xié)委員、內蒙古農業(yè)大學教授 閆偉;城市森林是生態(tài)平衡的支柱[N];經濟日報;2007年
6 余志平;用藥不當危及生態(tài)平衡[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7 梁笑娟 李琳 王偉 何全亮 馬克梅;警惕一種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黑螞蟻[N];中國國門時報;2007年
8 趙世民;創(chuàng)建音樂教育的“生態(tài)平衡”[N];音樂周報;2004年
9 本報特約評論員;維持生態(tài)平衡 建設林業(yè)強市[N];保定日報;2006年
10 朱艷瑩;黃河源區(qū)土地三成以上退化[N];中國礦業(yè)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廣明;理念與上帝[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錢海紅;媒介公共關系的理念與運作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4 李金寶;德育生態(tài)論——當代德育生態(tài)危機與重構[D];吉林大學;2009年
5 吳富麗;刑法謙抑實現(xiàn)論綱[D];吉林大學;2007年
6 戴衛(wèi)明;產業(yè)集群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7 周宏芬;教育正義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曹梅娟;高等護理教育質量標準構建的理念和策略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9 馬莉;運動技術理念的隱喻與詮釋[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10 段俊霞;我國中小學社會科課程統(tǒng)整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河濱;論自主課堂的建構[D];西南大學;2007年
2 白瑪旺姆;試論我國刑事再審程序[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馮月;廣義無障礙理論與實踐初探[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4 唐智芳;字本位理念下的對外漢字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楊昌斌;論優(yōu)撫工作的理念創(chuàng)新及實踐方略[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趙永勤;論校長課程領導的理念與策略[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徐霞;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的高校德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楊道禮;論現(xiàn)代警察理念[D];安徽大學;2005年
9 汪新勝;美國司法審查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楊莉;色彩設計教學理念的重構與創(chuàng)新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34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83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