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歌唱風格的雙重屬性
本文選題:歌唱風格 + 雙重屬性; 參考:《人民音樂》2010年08期
【摘要】:正一歌唱風格是歌唱藝術的個性。由于歌唱風格關系到歌唱的藝術效果和歌唱藝術的生命力,所以,歌唱風格歷來受到聲樂界的重視。但就目前來看,聲樂界對歌唱風格的內涵還缺乏比較全面的理性認識,因此,對這方面的討論有時存在誤區(qū)。為此,本文對歌唱風格的雙重屬性作一探討,希望能引起聲樂界的共鳴。
[Abstract]:Zhengyi singing style is the individuality of singing art.Because singing style is related to the artistic effect of singing and the vitality of singing art, singing style has alway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y vocal music circles.But at present, the vocal music circle still lacks the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rational understanding to the singing style connotation,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about this aspect sometimes exists the mistake.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singing style, hoping to resonate with the vocal music circle.
【作者單位】: 南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喬新建;;歌唱樂音的聲學闡釋[J];中國音樂學;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屈歌;;歌唱聲學初探[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文靜;20世紀以來中國音樂科技文獻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2 楊濱;淺說數(shù)字錄音對歌唱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屈歌;歌唱聲學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7年
4 周沫;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聲樂藝術與其它學科交叉研究文獻的量化分析[D];武漢音樂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韓寶強;關于“音”的性質的討論[J];中國音樂學;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安煌;歌唱風格化[J];中國音樂;1990年04期
2 朱以為;決定歌唱風格的要素是什么?[J];中國音樂;1987年04期
3 馬西奧波洛絲 ,翁若梅 ,張詩正;歌唱風格與歌唱藝術[J];中國音樂;1993年01期
4 王祖陽;談歌唱風格的要素[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3期
5 黃大啟;;解蔽被遮蔽了的主體——兼論認識論層面的本體論批判[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6 張文元;;語言的社會屬性(功能)認識及其意義[J];理論月刊;2007年06期
7 金云亮;陳廣林;;科學社會學關于科學價值的評價——淺論波蘭尼哲學的意會認識理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苑浣書;;從翻譯發(fā)展的三個歷史時期看翻譯活動的社會屬性——兼談嚴復與林紓的翻譯[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9 楊晶;;從辯證唯物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的轉折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再解讀[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付爽;;淺談影響音位劃分的三個因素——兼談音位的定義[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白永青;侯劍華;劉洋;;網絡生態(tài)系統(tǒng)基本理念初探[A];科學學理論與科學計量學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馮子標;赫云宏;;要正確認識資本概念[A];面向新世紀的中國經濟[C];2000年
3 宗恬;黃崇福;;自然災害風險評估中諸因素之間關系的初探[A];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張效霞;;只有中醫(yī)學具有雙重屬性嗎?[A];第十一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第十屆全國易學與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朱世偉;;論安全的社會屬性[A];2003年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學術年會、“安全健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專題交流會、全國第三次安全科學技術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3年
6 楊海力;;論醫(yī)學的雙重屬性及其與經濟社會的關系[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7 張瑞娟;;從人的社會屬性剖析構建和諧社會[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8 唐宏貴;趙高彩;衛(wèi)才勝;黃細渭;王曉敏;;論體育本質的雙重性[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9 尚金梅;張大均;;情境的社會屬性對大學生情緒表達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朱世偉;;論安全的社會屬性[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申銀萬國期貨 傅文浩;鉛的雙重屬性[N];期貨日報;2011年
2 云南省玉溪市中醫(yī)醫(yī)院 吳勇;從中醫(yī)學科的文化屬性探討其社會屬性的表達方式[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3 王新陸;雙重屬性的中醫(yī)學[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4 何賢杰 (作者系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咨詢委員);礦產資源所有權的雙重屬性[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5 安徽記者站 李遠峰;C2C創(chuàng)造全新旅游房產概念[N];中國旅游報;2007年
6 王新陸;雙重屬性的中醫(yī)學[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7 王 強;中醫(yī)學首先是醫(yī)學[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8 付小悅;“抓住文化的雙重屬性”[N];光明日報;2007年
9 李威 王大超;體育產業(yè)的社會屬性不容忽視[N];人民日報;2005年
10 卓志;正確認識保險功能的社會屬性[N];中國保險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強;雙重屬性框架下中國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2 張健;養(yǎng)老金制度改革與資本市場完善的互動[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李儀凡;互聯(lián)網用戶體驗結構模型[D];復旦大學;2009年
4 賀正強;雙重屬性財務契約論[D];湖南大學;2008年
5 蔡靜;流言:陰影中的社會傳播[D];復旦大學;2006年
6 資琳;契約制度的正當性論證[D];吉林大學;2006年
7 黃善明;企業(yè)勞動契約剩余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楊勇;市場的政治涵義:市場社會的生成與實現(xiàn)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潘恩榮;技術人工物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D];浙江大學;2009年
10 劉蘋;人力資本權變激勵策略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瓊;論河南信陽民歌的歌唱方法與風格[D];武漢音樂學院;2009年
2 笪勤;巴山民歌特征及歌唱風格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3 趙穎;可轉債的屬性與投融資決策問題[D];天津財經大學;2008年
4 周啟倫;三部音樂劇歌唱表演之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5 陳永智;馬克思主義歷史決定論的雙重屬性探析[D];山東大學;2005年
6 林改峰;宋祖英歌唱藝術探析[D];河南大學;2010年
7 魯學軍;高等教育的雙重屬性與高等學校的資源配置[D];東南大學;2004年
8 呼旭光;行政刑法性質的法理分析[D];山西大學;2005年
9 喬波;論現(xiàn)階段黨報的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鄭靜;視覺盛宴與鏡像寓言[D];西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346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73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