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學習有感
本文選題:香港中樂團 切入點:第樂季 出處:《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摘要】:香港中樂團是全國演出場次最多,演奏題材最豐富的中樂團,是難得的高水平的實習基地。通過參與香港中樂團第33樂季的排練演出,與不同指揮家、藝術(shù)家合作,不僅使筆者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視奏能力、積累了合奏經(jīng)驗,同時也意識到我們平日的教學內(nèi)容與社會職業(yè)樂團的需求還存在距離。
[Abstract]:The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is the most popular Chinese orchestra in the country.By participating in the rehearsals of the 33rd music season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and co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conductors and artists, the writer not only broadens his horizons, improves his visual ability, but also accumulates the experience of ensemble.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realize that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our usual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needs of social professional orchestras.
【作者單位】: 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
【分類號】:J6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恒林;劉丹霓;;人生“樂”歷 心路 心聲——聽姚恒璐教授室內(nèi)樂作品音樂會[J];人民音樂;2008年09期
2 ;《“小演奏家”假日系列音樂會》推出“中國新箏作品專場”[J];小演奏家;2002年05期
3 韓鍾恩;爭奇斗艷,和盤托出——由“民族音樂推動音樂會”散論其他[J];音樂愛好者;1998年06期
4 我愛斑馬;;千萬別笑出聲[J];北京紀事;2001年14期
5 李一茜;;音樂中的歷史鏡像——“祖國頌”2009年中國當代作曲家曲庫音樂會[J];中國音樂教育;2009年10期
6 梁晴;;盛——世博,聽音尋聲(之二)[J];歌劇;2010年06期
7 施雪鈞;邵奇青;;一樣的民樂,不一樣的感覺 中國記憶·“云中火把”彝族音樂會觀后[J];音樂愛好者;2006年06期
8 余亦文;;異彩紛呈的第五屆羊城音樂花會[J];廣東藝術(shù);1994年01期
9 吳新偉;知音在,弦動有人聽——唐樸林古稀民族音樂會述評[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10 楊旭;;銳意創(chuàng)新 惠及大眾——“2008《中國當代作曲家曲庫》作品音樂會”觀后感[J];中國音樂教育;200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奧拉沃阿蘭羅德里格茲;張謙;;古巴的古典音樂傳統(tǒng)[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2 張玉榛;;西塔爾琴與西方音樂的相遇——印度音樂家拉維•香卡[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3 顧秋鴻;;音樂與環(huán)保[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郭向明;;讓西洋樂器講中國故事——外向型音樂曲譜類圖書價值淺說[A];優(yōu)秀出版物價值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優(yōu)秀文集[C];2008年
5 姜之國;;和聲·涅i謾髑究坪蛻萄舾晌侍獾乃伎糩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居宗澤;;談?wù)勔魳沸蕾p的教學體會[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張謙;;“世界音樂的若干問題及美國世界音樂教育”講座紀實[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8 張伯瑜;;芬蘭音樂與音樂生活[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9 紀孔凱;;班級音樂會——音樂考評的改革[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龔曉婷;;二十年來中央音樂學院復調(diào)教學之我見[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邢曉芳;中國元素“新鮮”再現(xiàn)[N];文匯報;2008年
2 紫茵;河南作曲家震動北京[N];音樂周報;2006年
3 嚴凌;工人作曲家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N];黃石日報;2007年
4 沐溪;在自己獨特的視角堅守和關(guān)注專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N];中國藝術(shù)報;2007年
5 記者 劉偉 通訊員 楊曉陽 尹權(quán);連云港兒女唱響和諧中國[N];連云港日報;2007年
6 寧靜;人音社新招:音樂會促銷+樂譜租賃[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7 任海杰;克萊默談音樂[N];音樂周報;2007年
8 施雪鈞;一樣的民樂,,不一樣的感覺[N];音樂周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張蕾;王西麟創(chuàng)作生涯“知天命”[N];音樂周報;2006年
10 劉少華;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昭宇;演奏型態(tài)的分析與音樂意義的追索[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2 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吳春福;羅忠昒后期現(xiàn)代風格的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4年
4 郭鳴;約翰·科瑞里亞諾管弦樂寫作技術(shù)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5 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會身份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7 吳粵北;先鋒派實驗音樂之涅i肹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8 婁文利;中國現(xiàn)代室內(nèi)歌劇《命若琴弦》、《夜宴》音樂特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6年
9 匡君;二十世紀中國民族管弦樂配器中的音色觀念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盧璐;高為杰現(xiàn)代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汝藝;論王建民的二胡作品對二胡藝術(shù)發(fā)展的意義[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2 趙宏根;小號在樂隊中的演奏[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3 徐子渝;淺論阮在當代民族音樂中的實踐[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4 尚洪剛;一位用交響樂思考歷史的音樂家—王西麟和他的交響樂創(chuàng)作[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5 范志國;《嘎達梅林交響詩》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瑤;論柴科夫斯基《降b小調(diào)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7 李曉明;肖邦的瑪祖卡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絢;帕格尼尼小提琴炫技風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9 梁晨;論斯仁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藝術(shù)特點[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10 劉楠;儲望華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特色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090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70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