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演奏之“意”與“氣”
本文關鍵詞:箏演奏之“意”與“氣” 出處:《音樂創(chuàng)作》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表演專業(yè)是具有創(chuàng)作性質(zhì)的一種藝術形式,當演奏家開始其演奏創(chuàng)作階段時,音樂便成為一段具有生命氣息的意識空間。展示音j藝術過程的這段有效時間之所以栥於把握,其根本原因在于音樂藝術本身復雜的多維性,音j的形態(tài)既多樣化又無形,這就使得學習音樂處理顯得尤為復雜,其中把握音樂的走勢和環(huán)節(jié)等重要技巧方法皆與演奏意識和氣息的運用有著緊密聯(lián)系。拙于二零零六年三月之碩士學位論文《箏演奏的氣息問題初探》一文中嘗初步探討了關于箏演奏的氣息技巧研究,文粗意淺,本文繼之從箏演奏意識形態(tài)與氣息之間的聯(lián)系及技巧方法運用等諸方面進一步探索討論,希圖在前文基礎上更加深入氣息技巧的運用與發(fā)揮。此題雖本基于箏演奏的氣息技巧研究,然關于演奏意識與氣息運用實則亦旁通于其他相關器樂演奏形式,區(qū)別僅存在于演奏方法之不同。
【作者單位】: 沈陽音樂學院民樂系;
【分類號】:J632.32
【正文快照】: 氣息和意識的運用作為內(nèi)在的運動技巧,屬于比較難于掌握的高級階段演奏方法.通常學人僅將指、腕、臂等肢體運行的掌握歸結為器樂演奏的技巧范疇,而對于氣息和意識這類內(nèi)在運動技巧則因其無法觀測與難于撲捉等性質(zhì)特征直接歸屬于情感范疇,遂可隨心所欲地根據(jù)個性體會予以發(fā)揮,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漢春;;太極拳拳架練習與呼吸配合的研究[J];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陽地;譚勇;;離愁別緒歌千載斷腸聲里唱《陽關》——琴曲《陽關三疊》述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2 葉鍵;;中國風格鋼琴曲演奏中的點與線——由旋律構成的基本形態(tài)論其“線條美”及技巧表現(xiàn)[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胡小東;;《樂記》的當下反思[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4 張黎紅;尹愛青;;論我國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建構與完善[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邱堅珍,吳碩賢;中國傳統(tǒng)民族器樂及其聲音性能概述[J];電聲技術;2003年08期
6 王志芳;;淺議“開皇樂議”[J];大舞臺;2010年07期
7 孫新;;簡談琴樂的審美特征[J];大舞臺;2011年01期
8 范琳琳;;論隴東道情研究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大眾文藝;2011年06期
9 田園;;上古三代蘊藏的儒家樂教思想觀念探析[J];大眾文藝;2011年08期
10 覃軼;;淺談中國鋼琴作品的旋律線條[J];大眾文藝;2011年1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林林;為誰而歌[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3 張宇;中國建筑思想中的音樂因素探析[D];天津大學;2009年
4 齊柏平;鄂西土家族喪葬儀式音樂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5 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6 薛雷;梨園拉魂第一腔[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7 王妍妍;劉德海琵琶演奏藝術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8 羅宇佳;高等學校音樂表演專業(yè)學業(yè)表現(xiàn)性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吳璨;【孟姜女調(diào)】音樂形態(tài)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學;2011年
2 張英芳;敘事性民歌歌詞藝術特征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震星;論南昌采茶戲的唱腔藝術[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藝;新疆維吾爾族改良艾捷克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莎莎;魯克沁鎮(zhèn)吐魯番木卡姆傳承的教育人類學考察[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6 魏鈺東;音樂編輯在大型綜藝晚會中的作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7 李經(jīng);語言、動作、音樂三位一體的母語音樂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屈青云;新疆中小學少數(shù)民族音樂教育“雙語”師資培訓的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應華;貴州梭戛“長角苗”音樂文化生態(tài)考察與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2年
10 曾琳智;論《約翰·克利斯朵夫》的音樂性[D];湘潭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姜周存;姜守峰;;開合在太極拳中的運用[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2 侯婷;;太極拳運動中的呼吸方法[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S2期
3 程進才;;試論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J];邯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軍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53的音樂處理及演奏分析——第一樂章[J];職業(yè)技術;2011年03期
2 馬琳;;小議如何掌握科學的練琴步驟[J];藝術教育;2010年01期
3 毛艷;;《憐憫我吧,上帝》之音樂處理與演唱分析[J];藝術探索;2011年03期
4 何寧波;談在視唱練耳課中對學生音樂感的培養(yǎng)[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5 喬華;華少評唱片[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3年01期
6 陳星;;論李斯特《羅雷萊》鋼琴伴奏的藝術特色及演奏的音樂處理[J];文化學刊;2008年02期
7 鄒萌;舞蹈基訓教學中的音樂處理[J];藝術科技;2005年02期
8 周迪;;關于音樂處理法的幾點思考[J];音樂時空;2011年07期
9 劉瑜;關鍵;;淺談廣播新聞節(jié)目的音樂處理[J];新聞傳播;2011年05期
10 姚以讓;;歌曲創(chuàng)作中詞曲結構的相互關系(上)[J];音樂世界;198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涂艷;;淺談古琴中蘊含的美學思想[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秋秋 曉純;我只用音樂與人溝通[N];東方航空報;2008年
2 景作人;詮釋莫扎特 歌聲動人心[N];音樂周報;2006年
3 周蔭昌;歌聲的時代 時代的歌聲[N];光明日報;2007年
4 馬金泉 張佳林;被“誤讀”有多深[N];音樂周報;2008年
5 張萌;李云迪:浪漫中缺少驚喜[N];音樂周報;2003年
6 鄭小瑛;從舟舟的“指揮舞”說起[N];音樂周報;2003年
7 大地;超越一切的愛情[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8 卞祖善;澳門樂團首訪沈陽[N];音樂周報;2008年
9 顯舟;“百老匯”新人新秀大出臺[N];音樂周報;2003年
10 景作人;初出茅廬、擔綱重任[N];音樂周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熊伊;奧林匹斯的圣途[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2 胡娜;李斯特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藝術特點和音樂處理[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文靜;論芭蕾基訓鋼琴伴奏者的知識結構和彈奏要領[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楊韻秋;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的演奏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5 毛曉靜;理查·施特勞斯《降E大調(diào)第二圓號協(xié)奏曲第Ⅰ樂章》的演繹分析[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6 袁瀛寰;淺析鮑羅丁和他的《第二號弦樂四重奏》[D];廈門大學;2008年
7 吳薇;對舒曼作品《狂歡節(jié)》不同演繹之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8 魏震;沃爾頓中提琴協(xié)奏曲的音樂分析與演繹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9 魏坤;歌劇《卡門》中兩首詠嘆調(diào)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范小龍;淺論波泰西尼與低音提琴b小調(diào)第二協(xié)奏曲[D];廈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273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32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