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之起源綜述
本文關鍵詞:箏之起源綜述
【摘要】:箏最早出現(xiàn)于李斯的《諫逐客書》中。關于箏起源于何的說法,莫衷一是。筆者以箏源為核心所展開的諸家異說的討論作為重點,對于箏之起源的各派之說做了梳理。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32.32
【正文快照】: 箏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樂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具有優(yōu)美音色和豐富表現(xiàn)力的繁弦彈撥樂器,春秋戰(zhàn)國時已流行與秦地。有關箏的最早記載見于戰(zhàn)國李斯《諫逐客書》(前237年):“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明;;郵票里的樂器王國[J];樂器;1988年Z1期
2 焦文彬;秦箏歸秦 再造輝煌[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3 雷家欔;《全宋詞》中對箏的稱謂解[J];音樂探索;1999年01期
4 周延甲 ,李世斌;秦箏在秦——陜西榆林古箏考察報告[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82年01期
5 黃火榮 ,劉崇漢 ,鄒自振 ,涂木水;破陣子[J];撫州師專學報;1988年01期
6 洛桑三旦;饒元厚;;讓藏傳佛教音樂藝術走向世界——組曲《吉祥九重天》創(chuàng)作始末[J];西藏藝術研究;1990年04期
7 焦文彬;論秦箏藝術的風格特色及其表現(xiàn)[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02期
8 張津波;胡琴弓動長安風 秦箏弦騰塞上云——金偉、哈斯畢業(yè)演奏會側記[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01期
9 馬曉歌;淺談彩色音樂[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10 馬業(yè)平,余文揚;漫話楚瑟[J];樂器;199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鵬;;堅守音樂陣地,鞠躬盡瘁[A];我與新中國60年[C];2010年
2 苗笛;;維也納音樂文化給哈爾濱音樂的啟示與思考[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三[C];2005年
3 謝建平;;淺談音樂藝術中情感表現(xiàn)的本質與特殊性[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4 周海宏;;音樂欣賞課相關的美學、心理學問題分析(講座提綱)[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商春芳;;洛陽漢墓出土的樂舞資料概說[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四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1997年
6 劉連生;孫嘉祥;;用音樂塑造未來公民的靈魂[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7 寧曉靜;;淺談20世紀中國民族器樂——古箏的發(fā)展[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8 孫鵬;胡英華;;關于音樂藝術的特殊性問題[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高學娥;秦耀舜;;論藝術教育的效應[A];湖北省民政康復醫(yī)學會第六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10 高學娥;秦耀舜;;論藝術教育的效應[A];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首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榕;沖淡典雅的中國古代音樂藝術[N];中國檔案報;2004年
2 ;感受一種音樂氣質[N];中國文化報;2003年
3 艾君;成吉昌;仇炳文;溪橋樂器東方一絕[N];中國國門時報;2002年
4 記者郭旭霞;新和民間樂器暢銷國內外[N];新疆日報(漢);2009年
5 本報記者 韓沁言;托萬克吾庫薩克村:巧手制作 致富有方[N];新疆日報(漢);2010年
6 本報記者 蔡萌;品牌企業(yè)與藝術結緣的背后[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艾君 中國工業(yè)報記者 成吉昌 仇炳文;溪橋流水人家 奏出東方名樂[N];中國特產報;2003年
8 王祥夫;樂器的性格[N];文匯報;2001年
9 豐元凱;吹拉彈唱催熱了樂器行業(yè)[N];中國輕工報;2000年
10 ;樂器出口恢復金融危機前水平[N];音樂周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嘯岳;音樂沉寂[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2 劉健;從“能量”角度試探音樂在時空中的展衍態(tài)勢[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3 NGUYEN THI HOA DANG(阮氏華燈);越南西原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竹類樂器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4 王英睿;二十世紀的中國箏樂藝術[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5 陳思;多元交融的個性藝術[D];中央音樂學院;2013年
6 姜小鵬;論喬治·克拉姆音樂中的音色與織體[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7 趙禮;萌芽·彌撒·基因·遺傳[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8 米永盈;東周齊國樂器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張璐倩;黑格爾音樂美學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10 秦詩樂;虛擬管弦樂的技術實現(xiàn)與審美嬗變[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艷麗;關于印度尼西亞巽他人佳美蘭音樂德宮的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2 吳旭;用母語說話[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3 楊文君;“時代的音符”[D];河南大學;2011年
4 謝晶晶;不同話語視角的上海三大報紙對音樂事件的表達與建構[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5 趙璞;從“改造國民性”看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對中國近代音樂文化的滲透[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6 侯s,
本文編號:11899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18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