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音樂結構嬗變背后的文化主體效應
本文關鍵詞:滿族音樂結構嬗變背后的文化主體效應
更多相關文章: 滿族音樂 文化主體 獨立小曲 八旗子弟 治樂精神
【摘要】:少數(shù)民族音樂結構固然是在自身民族文化的孕育中得以嬗變發(fā)展,因此,通常情況下的少數(shù)民族音樂文化圈都具備民族歷史學層面的漸進性以及民族社會學層面的統(tǒng)一性。然而,滿族音樂結構卻擁有斷裂但從未停滯的差異性文化生存軌跡,徹底打破了少數(shù)民族音樂文化的共生性體系,其作為唯一經由三大文化圈獨立締造的古代音樂活化石,成為關照我國不同文化主體作用于相同音樂對象的最佳效應范本。
【作者單位】: 西安音樂學院;
【關鍵詞】: 滿族音樂 文化主體 獨立小曲 八旗子弟 治樂精神
【基金】:2013年陜西省社會科學藝術學項目“德彪西‘水中倒影’視覺印象淺析”(陜藝課題[2013]026號)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一、滿族音樂類型及其音樂結構分析(一)八旗子弟音樂與曲牌結構清乾隆年間,八旗子弟兵常年駐守邊關,誕生了諸多唱詞工整、情意綿綿的邊關小曲,這些仿造七言體白韻文的邊關小曲即是最早的“子弟書”,又稱“八旗子弟音樂”。八旗子弟音樂依據(jù)曲調可分為北京東城子弟書(東城調)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奚巖;;由滿族秧歌的發(fā)展看滿族音樂的發(fā)展與融合[J];電影評介;2010年09期
2 劉小波;;符號跨界:音樂研究的新范式——評佩基萊編《音樂·符號·傳媒——音樂符號學論文集》[J];符號與傳媒;2012年02期
3 牟華;;音樂人類學視野下的中國民族音樂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4 王縱林;;談滿族民歌的音樂特征[J];劇作家;2009年02期
5 冷紀平;郭曉婷;;清代子弟書的誕生同八旗子弟生活方式的關系[J];滿族研究;2009年04期
6 范曉敏;;從康乾時期的樂制更作看清代禮樂制度的發(fā)展[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7 耿之矗;;滿洲騎射傳統(tǒng)源流探討[J];蘭臺世界;2011年09期
8 張雅囡;;淺析滿族音樂的地域和文化屬性[J];藝術教育;2009年04期
9 姚立華;;淺論滿族音樂的自我品質及創(chuàng)作特征[J];音樂創(chuàng)作;2012年06期
10 孫銘悅;;滿族音樂文化走向融合與衰落的社會學視角研究——滿族音樂文化的社會運動軌跡探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黃芳;;廣西壯族鋼琴演奏中的民間藝術形式[J];貴州民族研究;2014年05期
2 王立;鐵志怡;;滿族說唱文學子弟書研究綜述[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3 田小書;樊右偉;;吉林地區(qū)滿族民俗與滿族儀式音樂研究[J];民族音樂;2012年04期
4 石琳;;小議滿族音樂中的民間歌舞[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年11期
5 孫燕;;清末民初的保定職業(yè)戲班[J];戲劇文學;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美雨;車王府藏子弟書方言詞語及滿語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琛;“承德清音會”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王琳;吉林烏拉滿族現(xiàn)存音樂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海霞;東北滿族民歌演唱特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馮鈺舒;清末八旗宗室子弟成長經歷及其教育警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5 閆麗偉;渤海國音體文化現(xiàn)存史料整理[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巍;;音樂人類學視野下的民族音樂教育研究[J];大舞臺;2012年03期
2 劉一丁;;從音樂社會學對音樂史學的滲透性研究談學科的融合性發(fā)展[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3 郭太風;;八旗綠營俸餉制度初探[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4期
4 田鈺瑩;張小升;;繼承·融合·跨越——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在當代社會傳承與流變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0年21期
5 邢燕燕;;論民族國家意識與中國民族音樂學的發(fā)展[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0年03期
6 朱鳳瀚;;《召誥》、《洛誥》、何尊與成周[J];歷史研究;2006年01期
7 王銘銘;文化變遷與現(xiàn)代性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8年01期
8 趙志忠;滿族傳統(tǒng)民歌與滿族音樂文化[J];民族藝術;1995年03期
9 趙書;清代對八旗營房中旗人的束縛[J];滿族研究;1987年04期
10 金啟[n;京旗的滿族[J];滿族研究;198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兆棟;;新農村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策劃[J];農場經濟管理;2008年01期
2 王治生;劉曉利;;從漢語修辭特征看漢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主體的精神機制[J];長白學刊;2008年05期
3 肖琴;;論文化主體的特性[J];湖湘論壇;2009年04期
4 于淼;略論日常文化的審美判斷[J];文藝評論;1995年06期
5 許永鳳;戚蕓;;群眾文化應“非群勿擾”[J];文化月刊;2009年07期
6 毛穎;當代民族文化變遷中文化選擇的外部動因[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7 李超超;周曉陽;;論文化沖突的根源[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8 潘朝陽;從原鄉(xiāng)生活方式到中華文化主體性——臺灣的文化原則和方向[J];臺灣研究集刊;2005年01期
9 翟鵬玉;;柳宗元會通儒佛的交往模式及文化意義論[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10 阮濤;;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積極發(fā)展農村文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啟順;;鄉(xiāng)土文化遺產:從“保護”到“產業(yè)化”[A];《民族遺產》(第一輯)[C];2008年
2 朱映占;尹紹亭;;再論民族文化生態(tài)村建設的理論與方法[A];民族文化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陳學璞;;論網(wǎng)絡對寫作的挑戰(zhàn)[A];中國寫作學會第六屆(第二次)理事會暨第十二次學術年會會議交流論文集[C];2004年
4 黃振宙;;試論文學的現(xiàn)狀與出路[A];中共紫陽縣委黨校畢業(yè)生優(yōu)秀論文選論文集[C];2004年
5 李海星;;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反思[A];“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陳步一;周平;;文博教育與文化主權意識[A];中國文物學會通訊2001、2002年合訂本[C];2001年
7 常林;;適應國際圖書館變革趨勢 促進北京現(xiàn)代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A];小康社會:文化生態(tài)與全面發(fā)展——2003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張力圓;;淺談文化館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A];2008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論文集[C];2008年
9 李勤;;大眾文化的特征及構建目標[A];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喬瑞金;;試論英國新馬克思主義對文化概念的深度理解[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坤寧;讓農民成為文化主體[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戰(zhàn)雪雷;為30萬家文化主體裝上“安全網(wǎng)”[N];中國財經報;2011年
3 ;迎接文化的社會化浪潮[N];中國文化報;2003年
4 徐福憲 秦樹添 廣東省廣州市救助管理站;以救助文化促救助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N];中國社會報;2011年
5 天寧;在全球化中堅持自己的文化主體[N];社會科學報;2000年
6 陶峰;文化純不純 “原來在名分”[N];解放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新理念管理文化[N];濟寧日報;2005年
8 衣俊卿;文化的歸“元”與精神的歸“家”[N];中華讀書報;2001年
9 作者系吉林省律師協(xié)會副秘書長;律師文化與企業(yè)文化之我見[N];法制日報;2006年
10 北京市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 馮俊科;益民書屋讓農民成文化主體[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新民;后殖民理論與中國文化身份認同[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春景;文化與產業(yè):邵氏電影的雙重解讀[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薛峰;在“傳統(tǒng)”中突破[D];蘇州大學;2006年
3 劉英慧;社會哲學視閾下的和諧文化[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4 陳德璽;論文化的世界性與民族性[D];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1年
5 陳丹;論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設[D];華僑大學;2013年
6 張煒婷;耽之于美—耽美文化與同人女群體的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7 史茹;當代我國民主建設的文化障礙與出路[D];湘潭大學;2011年
8 廖海兵;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山寨文化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吳潔;構建當代中國文化模式的路徑探討[D];遼寧大學;2013年
10 朱永強;麗江魯?shù)樾轮鞔寮{西族祭天儀式及其功能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492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04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