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馮夢龍的情感美學觀
本文選題:馮夢龍 切入點:情感美學觀 出處:《江漢論壇》1999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Abstract]:......
【作者單位】: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武漢430077
【分類號】:B8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人弋;馮夢龍論戲曲情節(jié)[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李時人;一部有開拓意義的研究力作——聶付生《馮夢龍研究》序言[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鄭興發(fā);李贄、馮夢龍論文學的“教”[J];求是學刊;1990年03期
4 楊曉東;;“浪仙”鉤沉[J];學術(shù)研究;1991年05期
5 高洪鈞;;馮夢龍的俗文學著作及其編年[J];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6 周群;馮夢龍的文學思想及其儒學根源[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0年04期
7 朱紅;;風月鳳凰橋[J];蘇州雜志;2009年01期
8 徐朔方;;《三言》中的馮夢龍作品考辨[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1期
9 王連;;馮夢龍的小說理論與《三言》[J];社會科學研究;1988年06期
10 王宇;海蒂;;半日閑[J];中華魂;1999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與袁行霈先生商榷[A];水滸爭鳴(第九輯)——2006年全國《水滸》與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楊歡欣;;“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探析[A];水滸爭鳴(第九輯)——2006年全國《水滸》與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莫釗成;;讀書札記二篇[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4 段江麗;;理學與《三言》、《二拍》中的道德說教[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shè):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5 劉鐵峰;;從明代小說看明代城市手工藝制作的水平及其商業(yè)化[A];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建設(shè)——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首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周均美;;從“三言”“二拍”看明代社會風尚及市民觀念的變化[A];明史研究第7輯——謝國楨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專輯[C];2001年
7 吳倩;;二十世紀明代詩詞研究索引(二)[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8 謝國楨;;瓜蒂庵讀明代史乘題識[A];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C];1983年
9 段軍;耿光華;;動靜相和 道技相諧——論“三言”的敘事結(jié)構(gòu)[A];水滸爭鳴(第十輯)[C];2008年
10 任廣世;;明清俗曲研究綜述[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四輯)[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滕卉榮;馮夢龍(三)[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0年
2 滕卉榮;馮夢龍(二)[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0年
3 騰卉榮;馮夢龍(一)[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0年
4 騰卉榮;馮夢龍(四)治官如治家[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0年
5 喬修峰;美國學者談馮夢龍“三言”翻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王樹培;我國最早提出節(jié)制生育的人——馮夢龍[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0年
7 丁國成;讀點“明歌”[N];文藝報;2006年
8 蘇迅;馮夢龍·《掛枝兒》·《山歌》[N];團結(jié)報;2001年
9 艷雯;節(jié)日情感美服溢彩[N];中國民族報;2001年
10 翁秀美;癡心之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涂育珍;《墨憨齋定本傳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金源熙;《情史》故事源流考述[D];復旦大學;2005年
3 李賢珠;《平妖傳》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4 劉召明;晚明蘇州劇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徐定寶;凌o鄢躚芯縖D];南京師范大學;1998年
6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1997年
7 劉果;“三言”性別話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馬宇輝;“唐伯虎點秋香”考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梁苑;才子佳人小說:從一種新小說類型到一種新文學樣式[D];復旦大學;2007年
10 張慧禾;古代杭州小說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三;從《情史》看馮夢龍的情學思想[D];湘潭大學;2004年
2 張媛婷;從“三言”看馮夢龍思想的復雜性[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小龍;馮夢龍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4 何悅玲;馮夢龍“情教觀”辨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嵐;重負之下的創(chuàng)新[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劉海;馮夢龍編輯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7 馬志英;馮夢龍的情教思想及其在“三言”中的體現(xiàn)[D];寧夏大學;2005年
8 潘艷;從“臨川四夢”到馮氏“三言”[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9 黃晗曲;馮夢龍的文化行為與文化人格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10 石佩芝;馮夢龍通俗文學觀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6030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0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