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內蒙古動物小說主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近三十年內蒙古動物小說主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內蒙古動物小說 主題研究 動物品質 生態(tài)危機
【摘要】:內蒙古動物小說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三十年間,內蒙古動物小說文本大量涌現(xiàn),為中國動物小說增添了新的地域文學表達,為中國當代文學增添了新鮮和活力。引論先對研究的問題做背景介紹:動物小說的誕生和動物小說的形成原因。然后介紹近三十年來內蒙古動物小說的創(chuàng)作歷程,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梳理研究現(xiàn)狀;并交代研究重點和研究方法。正文探討近三十年內蒙古動物小說主題。對不同時期的內蒙古動物小說主題進行梳理,并探討緣由。第一部分是對內蒙古動物小說80年代的主題進行分析,通過對大量文本的閱讀,歸納出這一時期動物小說家創(chuàng)作的共同主題:表現(xiàn)動物品質;寓意人類之“愛”;追尋消逝的狩獵文化。第二部分是對內蒙古動物小說90年代的主題進行分析,這一時期的主題特點是:追尋生命尊嚴的壯美;彰顯人性的罪惡;書寫動物的靈性。第三部分對內蒙古動物小說新世紀以來的小說主題進行分析,這一時期的主題特征是:呼喚生態(tài)意識的覺醒;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關鍵詞】:內蒙古動物小說 主題研究 動物品質 生態(tài)危機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42
【目錄】:
- 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引論8-18
- (一) 動物小說的誕生8-10
- (二) 動物小說的形成原因10-13
- (三) 選題意義13-14
- (四) 研究現(xiàn)狀和研究方法14-18
- 一、20世紀80年代:動物之美18-24
- (一) 展現(xiàn)動物的美好品質19-21
- (二) 借動物寓意人類的“愛”21-22
- (三) 追尋消逝的狩獵文化22-24
- 二、20世紀90年代:動物之靈24-32
- (一) 追求生命的壯美24-26
- (二) 彰顯人性的罪惡26-29
- (三) 動物靈性的書寫29-32
- 三、21世紀:生態(tài)愿景32-37
- (一) 呼喚生態(tài)意識的覺醒32-35
- (二) 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35-37
- 結語37-39
- 參考文獻39-42
- 附錄42-45
- 致謝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司振龍;;干巴巴的說教 兇巴巴的謬論——對姜戎“奇作”《狼圖騰》的一點質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8期
2 彭斯遠;中國當代動物小說論[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3 李蓉梅;;中國當代動物小說動物形象塑造視角研究——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動物小說為中心[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07期
4 廖哲平;;1985-2009:當代中國文學“狼”形象的流變[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5 陳佳冀;;“動物敘事”中的人文情懷——新世紀動物小說類型化研究的意義與可行性探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唐克龍;;當代生態(tài)文學中的動物敘事與生命意識的興起[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楊慧;;動物寓言的悲劇情結——鄧一光《狼行成雙》解讀[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8 黃薇;后草原小說概觀[J];民族文學研究;1996年01期
9 李曉峰;從詩意啟蒙到草原生態(tài)的人文關懷——當代蒙古族草原文化小說的嬗變軌跡[J];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01期
10 王泉;童話的終結與英雄的悲愴[J];名作欣賞;200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美恒;論藏族作家的漢語文學[D];蘭州大學;2006年
2 張曉琴;中國當代生態(tài)文學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3 孫悅;動物小說——人類的綠色凝思[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凡佳;云南少數(shù)民族文學的當代形態(tài)[D];云南大學;2010年
2 郭曉琳;新世紀動物小說的生態(tài)意蘊闡釋[D];齊齊哈爾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108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10877.html